中南大学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南大学


中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院校,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湖南省政府部省三方重点共建的大学。学校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中南大学是国家111计划23所入选高校最核心大学之一,也是湖南唯一一所副部级大学,是湖南省综合实力最强的大学之一。

学校主页:

中文名:中南大学

外文名: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SU)

简称:中南

校训:经世致用

创办时间:2000年4月29日

类别:公立大学

学校类型:综合

主管部门:教育部

学校属性:211工程,985工程

现任校长:张尧学

知名校友:汤飞凡,张孝骞,谢少文

所属地区:湖南省长沙市

主要院系:文学院、商学院、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国家重点学科:18个

硕士点:282个

博士点:157个

院士:17人

实验室: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工程中心: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目标定位: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水平大学

校风:求实、创新、团结、进取



学校简介


中南大学是一所学科齐全、工学和医学见长、具有优良办学传统的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也是国家“985工程”部省重点共建的高水平大学。

2000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

2004年列为中管高校。现任校党委书记为高文兵同志,校长为张尧学院士。

原中南工业大学,组建于1952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6年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8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划转至教育部直属。

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创建于1914年,是我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原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全国院系调整时组建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60年以成建制的三个系和部分教研室为基础,另辟校址成立,隶属于铁道部。

截止2012年:该校本科生32906人,硕士生13256人,博士生4711人,留学生879人。

校区简介


中南大学为直属教育部的全国重点大学,由湖南医科大学、长沙铁道学院与中南工业大学于2000年4月29日合并组建而成。

中南工业大学

原中南工业大学组建于1952年,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1996年通过立项审核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1998年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划转至教育部直属。

该校原名中南矿冶学院,1952年由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工业学院、广西大学、湖南大学、南昌大学6所院校的矿冶类学科组建而成;1960年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之一;1985年更名中南工业大学,标志着由单科性工学院向综合性工业大学的转变;1996年9月通过国家“211工程”立项审核,成为面向21世纪国家重点建设的大学之一。学校先后隶属于教育部、高等教育部、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98年9月起再次成为教育部直属高校。

该校校园占地面积10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万平方米,是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花园式单位”和“全国造林绿化400佳”之一。该校拥有各类教学、科研仪器设备3万台件,价值1亿余元;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藏书184万册,中外文期刊6400余种。

该校设有10个学院和6个系,52个研究所,35个本科专业,39个硕士学科点,5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8个博士授权学科专业,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国家重点学科,6个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并设有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国家和省(部)级教育教学基地,同时是全国工商管理硕士(MBA)和工程硕士培养单位。

根据2011年资料显示:该校有教职员3600余人,各类在校学生17000余人,其中研究生1400余人、留学生68人。在1354名专任教师中,有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人,博士生导师102人,正副教授630余人。

1932年至2011年,该校累为国家培养各类专门人才90000余名,其中研究生3000余名。1981年以来,共取得重要科研成果786余项,其中680项分别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每年在研项目500-600项;214项获专利权,专利实施率达65%,居全国高校前列。该校与180多所国外高校或科研单位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每年派出近200人出国访问讲学、合作科研或攻读学位,接待来校外宾百余次。

该校办学传统:“重敬业精神、重基础知识、重工程实践,严肃对待教学工作、严密组织教学过程、严格要求学生,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校风:“敬业、勤奋、求实、创新”。该校为以工为主、多学科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本科生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并重。

该校区设有中南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湖南医科大学

原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为湘雅医科大学,位于长沙市开福区,毗邻湘江,1914年创建,首任校长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的开创者颜福庆博士,是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高等学校之一,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盛誉,校训是“勤奋、严谨、团结、进取”。。1978年,该校成为卫生部部属高校,1996年通过“211工程”部门预审并以部省共建形式进行建设,隶属于卫生部。

该校分为老校区和新校区,老校区占地77.34公顷,新校区占地600亩,包括杏林生活小区、体育场和公共基础设施等项目,教学中心大楼、体育馆、学生宿舍和食堂正在招标设计,还将兴建图书馆、实验大楼等项目。

该校是一所多学科、多专业和多层次、多形式办学的综合性医科大学。该校有党委各部及二级党委、总支、直属党支部27个,行政二级职能处室21个。此外,还设有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第一临床学院、第二临床学院、第三临床学院、成人教育学院和临床医学系、预防医学系、医学检验系、口腔医学系、信息管理系(医学、药学)、麻醉系、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系、护理系等15个院系、3所附属医院和110个教研室、83个研究室及肿瘤、心血管病、精神卫生、中西医结合、预房医学、临床代谢内分泌、神经病学、传染病学、基础与临床药理、器官移植、医学教育等11个研究所、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医学遗传学)、2个部省级重点实验室(癌变原理、心血管研究)、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病理生理学)、3个博士后流动站(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生物学)和医学遗传学、临床药理、英语、医疗仪器设备维修、肝胆肠外科、医用高压氧、医院感染控制等7个国家或部级培训(研究)中心。3所附属医院共有编制床位2600张,都是“三级甲等”医院,其中附属湘雅医院、附属二医院1999年被评为全国“百佳医院”。

2011年资料显示:该校在校研究生、本科生、成教生、自考生等各类学生9043人,其中博士生284人,硕士生478人,本科生5123人。教职员工8583人,其中在职教职工6744人,离退休教职工1839人;在职职工中,具有正高职称335人,副高职称796人,中级职称2018人;从事教学、科研、医疗等专业人员4996人;行政管理人员752人;辅助人员1101人。有中科院院士1人(姚开泰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夏家辉教授),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姚开泰、夏家辉、刘运生)。有博士学位授权专业点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点46个。该校先后培养造就了如张孝骞、汤飞凡、应元岳、李振翩、谢少文、龙伯坚、吴绍青等一大批蜚声中外的著名医学家。

长沙铁道学院

长沙铁道学院的前身是1953年组建的中南土木建筑学院,1960年以成建制的部分系和教研室为基础成立,隶属铁道部,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法等多学科的有行业特色的大学。

该校设有5个二级学院,2个直属系,1个直属科研所,4个直属研究院(中心);有17个本科专业,8个专科专业和3个新高职专业,有铁道部重点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专业4个。

该校从1978年开始聘请外籍专家,先后有120多位外国专家、学者来校任教或短期讲学,先后与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等国多所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具有外国留学生招生权。1997年,该校正式启动“本科教学工作评价达优建设工程”,积极开展面向21世纪的教学改革,全面加强教学建设和教学管理,带动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1999年12月,该校作为全国第一所本科教学工作随机性水平评价的高校接受教育部专家组的检查,获得“优秀”。该校是全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院校之一,有5个学科培养博士生,其中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等3个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有18个学科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该校占地720亩,建筑面积约32万平方米,固定资产3亿多元,仪器设备总值7300万元,图书馆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藏书70余万册,是全国首批进入INTERNET网和教育科研网的院校之一。

学校有教职工1737人,其中教师800余人,教授、副教授300余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16人,国家级及部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5人。他们中有中国工程院院士、波兰科学院外籍院士、岩土力学工程专家刘宝琛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桥梁专家曾庆元教授,国际戴维逊奖获得者、数学家侯振挺教授等一批学术水平高、治学严谨的知名学者。

学校有学生9332人,其中全日制普教本科学生622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297人,成人教育函授、夜大本专科学生2806人。1960年至2011年,该校培养了各类毕业生3万多人。

1978年以来,共承担科研项目1700多项,其中有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通过国家、部、省等各级鉴定(评审)的科技成果200多项。获部省以上奖励130多项,其中国际奖、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和科学技术进步奖共23项。在土木工程、交通运输、机械制造、信息技术、数学和外语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和明显的特色。

学校是湖南省第一所成立董事会的高校,现有董事单位78个,与社会的横向联系密切。校办产业有以科技型企业为主体的各类实体20多个,年产值8000万元。

该校区设有:铁道附中,铁道幼儿园。

校容校貌


中南大学坐落在湖南省长沙,主校区位于长沙市河西的岳麓山下,东临湘江,占地面积386万平方米。

学校总占地面积5117亩,建有学术交流中心、科教大楼、体育场馆、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计算机网络将各校区连为一体,信息高速公路使学校与世界共享精彩。学校还拥有3家以“南湘雅”享誉海内外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其中,占地近2000亩的新校区一期工程(投资25亿)已于2009年8月竣工,并投入使用。新校区拥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信息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

办学规模


学院分布

学校设30个二级学院,有83个本科招生专业、33个招生大类。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具有工商管理硕士(MBA)、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工程硕士等8个专业学位授予权。

文学院 外国语学院 建筑与艺术学院

商学院 法学院 公共管理学院

数学科学与计算技术学院 物理与电子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机电工程学院 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 化学化工学院

粉末冶金研究院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冶金科学与工程学院 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 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航空航天学院

护理学院 公共卫生学院 药学院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软件学院 基础医学院

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口腔医学院 体育教研部

科研机构

该校设立了工学、医学、理学、文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哲学、教育学、历史学、农林学等十一大门类的学科体系。

该校有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基地和课程教学基地5个、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4个。

国家基地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 高性能复杂制造国家重点实验室, 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粉末冶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
高速铁路建造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 有色金属资源高效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 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中央军委  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

教育部、国家外专局(111计划)  金属材料基因工程创新引智平台 , 癌变与侵袭原理创新引智基地
化学生物学与创新药物创新引智基地, 生物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基地
粉末冶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引智平台

教育部  重载铁路工程结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成矿预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有色金属资源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现代复杂装备设计与极端制造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轨道交通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癌变与侵袭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中国人类遗传相关疾病资源库及共享信息平台
教育部铝合金强流变技术与装备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有色冶金自动化工程研究中心
教育部先进电池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药物基因组应用技术工程研究中心
卫生部癌变原理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肿瘤蛋白质组学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纳米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人类干细胞与生殖工程重点实验室
卫生部肝胆肠外科研究中心, 卫生部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铁道部  铁道部高速列车研究中心 , 国家环保总局 , 国家环境保护有色金属冶金污染控制工程技术中心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国家金属矿安全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中国有色金属信息物理工程研究中心, 冶金分离科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
矿产资源生物技术与加工重点实验室, 金属塑性加工摩擦润滑重点实验室
中国有色金属开放实验室

湖南省 有色金属材料与工程湖南重点实验室, 耳鼻咽喉重大疾病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心血管研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有色资源与水害探查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深部资源开发与灾害控制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肾脏疾病与血液净化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土木工程科学安全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高校遗传药理学重点实验室 
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 流程工业节能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非可控炎症与肿瘤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矿冶生物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移植医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纳米材料工程技术联合研究中心, 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马王堆古尸和文物研究保护中心 , 湖南省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治疗研究中心
湖南省干细胞工程研究中心, 湖南省亚健康诊断与干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节能评价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省地源热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附属及合作医院 湘雅医院, 湘雅二医院, 湘雅三医院, 萍乡市萍矿湘雅合作医院
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 , 海口市人民医院, 暨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天津市精神卫生中心(天津市安定医院)

国家教学基地  国家工科物理教学基地, 国家工科化学教学基地,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 ,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中南大学后备军官培养基地

排名情况

2009年中国首份“官方”大学排行榜:中南大学居第8位。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中南大学综合排名为第12位。

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居第2位

中国高校国家重大技术发明奖排行榜:中南大学居第3位

中国高校国家重大自然科学奖排行榜:中南大学居第21位

2010年网上综合排名18名。

2011年中国校友会综合排名全国第15名。

2012年中国大学排名排行榜:中南大学总分77.19,综合排名16位,其中研究生培养25.07,本科生培养15.23,自然科学研究32.65,社会科学研究4.23。

2004年至2009年的全国学科评估结果,该校各学科于教育部学位排名如下:

学科名 排名(全国) 学科名 排名(全国)

基础医学 第一名 化学工程与技术 第十三名

冶金工程 第二名 生物医学工程 第十三名

矿业工程 第二名 马克思主义理论 第十四名

材料科学与工程 第二名 控制科学与工程 第十六名

测绘科学与技术 第五名 机械工程 第十六名

心理学 第七名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第十七名

药学 第七名 哲学 第十九名

交通运输工程 第七名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第二十三名

中西医结合 第七名 数学 第二十三名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第八名 力学 第二十三名

土木工程 第九名 工商管理 第二十三名

临床医学 第九名 英语 第二十七名

口腔医学 第九名 电子科学与技术 第二十八名

管理科学与工程 第十名 物理学 第三十八名

新生指导

该校采用大类招生,学生在录取时是没有专业的,只有大类,学校第一年基础课程都是相同的,一年后可以根据对专业的了解来选择大类下涵盖的所有专业。同时学校为每名学生(部分专业)指定了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认识专业、选择专业,类似于研究生的模式。

大类录取后,第一年课程学习成绩在前25%的学生可以选择跨大类。学院选择之后,10%的同学有资格在另一个大类里再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

选择好专业后,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来选择课程,学校会对每个专业品牌设置课程平台模块,同一个专业对不同的学生来说,课程可能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充分体现个性的课表,同一个班、同一门课有些同学可能是在大二上学期修,有些可能是在大二下学期修,还有些可能是在大三修,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就可以了,学生的选择十分灵活。中南大学学生对任课老师有充分的选择权,每一门课都有多名教师讲述,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学生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任课教师。也就是说在同一课堂,可能有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在一起上课。

该校学生毕业时,可以自己选择就业方向。每个专业可能涉及的研究方向比较多,也就是常说的专业方向,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就业意向,来选择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的研究方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学科学位


重点学科

拥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全国排名第八),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2个。另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十五重点建设学科5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9个。具体如下:

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6个) 机械工程, 土木工程, 矿业工程, 管理科学与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12个)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有色金属冶金,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 遗传学, 药理学, 神经病学 , 外科学(胸心外) , 耳鼻咽喉科学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内科学(内分泌与代谢病)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个) 外科学(普通外科)

省级重点学科
(36个) 哲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心理学外国语言文学, 数学护理学, 化学生物学 力学机械工, 程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测 , 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软件工程, 生物工程, 安全科学与工程, 基础医学内科学
妇产科学 , 皮肤病与性病学, 外科学 , 儿科学, 公共管理 , 眼科学,
肿瘤学特种医学, 中西医结合药学, 护理学, 工商管理,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国家211工程“十五”重点建设学科 (50个) 伦理学, 金融学, 经济法学, 高等教育学, 英语语言文学, 应用数学分析化学
生理学工程力学, 热能工程, 化学工艺,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安全技术及工程, 地质工程,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外科学(传染病 ), 护理学
外科学(泌尿外), 妇产科学, 口腔临床医学, 卫生毒理学, 行政管理, 企业管理
科学技术哲学, 国际贸易学, 文艺学, 社会学, 计算数学, 凝聚态物理
物理化学, 生物工程, 车辆工程, 制冷及低温工程,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环境工程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内科学(血液病),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外科学(普外)
外科学(神外), 眼科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 会计学

学位设置

一级学科博士点  哲学, 法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数学, 物理学, 化学, 生物学 ,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中西医结合
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博士点  伦理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思想政治教育, 应用心理学, 英语语言文学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应用数学, 凝聚态物理, 分析化学,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工程力学, 工程热物理, 热能工程,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计算机应用技术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药理学,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

一级学科硕士点  哲学, 应用经济学, 法学, 政治学, 社会学, 马克思主义理论, 教育学 
心理学, 新闻传播学, 艺术学, 中国语言文学, 外国语言文学, 历史学, 数学
物理学, 化学生物学, 地理学, 系统科学, 机械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冶金工程,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电子科学与技术, 信息与通信工程 
控制科学与工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建筑学, 土木工程, 测绘科学与技术
化学工程与技术,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矿业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空宇航科学与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作物学基础医学, 临床医学, 口腔医学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中西医结合, 药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 工商管理,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 公共管理

硕士点  西方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教育学原理, 课程与教学论, 高等教育学
教育技术学,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应用心理学, 体育教育训练学, 传播学 
美术学, 设计艺术学, 天体物理,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
构造地质学, 系统分析与集成, 固体力学, 工程力学, 环境工程
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作物遗传育种 , 蔬菜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病理学 
药物化学, 药剂学, 生药学, 药物分析学, 药理学, 图书馆学, 情报学

专业学位点  临床医学博士, 口腔医学硕士, 公共卫生硕士, 公共管理硕士, 工商管理硕士 
社会工作硕士, 工程硕士, 安全工程, 材料工程, 测绘工程, 车辆工程
地质工程, 动力工程工业工程, 化学工程, 机械工程, 计算机技术 , 法律硕士
建筑与土木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控制工程, 矿业工程, 软件工程, 生物工程 
生物医学工程, 物流工程, 项目管理, 冶金工程, 制药工程, 翻译硕士

师资力量


该校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兼职院士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全国高校排名第8),博士生导师797人,教授及相应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1437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称人员2604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讲座教授18人;“芙蓉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7人,国家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3人,“国家教育部跨世纪 人才培养计划” 14人,教育部“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9人,受聘教育部高等教学指导委员23人。博士生导师57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01人,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南大学有64人入选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纪录列全国高校第十二位。

现任领导

校长 张尧学

党委书记 高文兵

党委副书记 徐建军 郭乃正, 陶立坚

常务副校长 黄健柏

纪委书记 郭乃正,周科朝, 田红旗, 张灼华 , 朱学红

副校长 李桂源 , 田勇泉 , 胡岳华

校长助理 李劼, 李夕兵, 周建设两院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 王淀佐、姚开泰、金展鹏

中国工程院院士(16人) 王淀佐、黄伯云、周宏灏、夏家辉、何继善、钟 掘、古德生、刘业翔、刘宝琛、曾庆元、左铁镛、张尧学、曾苏民、邱冠周

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 张新明

历届英才


著名学者

顶尖学者(42人) 侯振挺,李振翩,卢惠霖,朱恒璧,刘秉阳,徐彪南,董秉奇,张维,周诚浒,谢志光,钱慕韩,齐镇垣,易见龙,凌敏猷,萧元定,徐维达,任廷桂,高镜朗,梁鸿训,彭治朴,吴绍青,应元岳,黄友岐,王肇勋,龙伯坚,胡信德,林筱周,刘泽民,秦作梁,梁觉如,黎光煦,谢陶瀛,王历耕,禤湘耀,劳远琇,陈树勋,鲁重美,陈志武,潘世宬,田勇泉,卢光琇,张阳德

长江学者(16人) 张久兴,谢建新,唐春安,谭成忠,欧阳明高,王健农,陈湘明,胡卓伟,陈建二,胡岳华,姜涛,李夕兵,曲选辉,袁志民 ,张灼华,田红旗 杰出校友

政界校友 肖亚庆,王众孚,孙永福,卢展工,姜异康,郭声琨,秦光荣,赵正永,吴登昌,史和平,梅克保,姜齐贤

企业界校友 李长进,秦家铭,熊维平,孙勤,奚国华,陈佐夫,敖宏,成辅民,路小彦,刘志明,刘秀稳,汪建,梁稳根,唐修国,毛中吾,周福贵,袁金华,王传福,杨龙忠,刘立荣,张湘辉,何清华,潘爱华,任燮康,贺平,杨树坪,张锴雍,徐兵,丁中智,杨毅,张建良,谈朝晖,刘悉承,陈火军,丁亮,吴来传,李孟辉,钟景明,李彬,冯建清,卫华诚,陈汛桥,傅少武,邹韶禄,周建雄,闵国暐,邓元发,梅权,戴元永,蔡学民,柳四龙,阮兰桂,郭陕云,陈章连,成晓华,沈阳,张志银,盛发强,张进

文艺届校友 王莹,柴静,舒高

所授荣誉


科研项目

学校具有很强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开发能力。建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008年进校科技活动经费逾10亿元。

2000-2012年,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43项,居全国高校第2位。其中一等奖3项,居全国高校第1位;分别为“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硫化矿电位调控浮选理论与实践”、“高效利用与高性能铝材制备理论与技术”。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以来,中南大学有7项成果入选,居全国高校第3位。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专利实施率达70%,中国高校中国专利奖金奖排行榜第三名。

2011年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以7个一等奖与清华大学并列第一。

2010年中国高校国家重大科技进步奖排行榜,中南大学以6个一等奖位列第二,仅次于清华大学。

2008年粉末冶金国家工程中心荣获国家发改委全国评价第一名。

200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南大学周宏灏院士研制出世界首块高血压病基因诊断芯片。

2008年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方加胜教授获亚洲医学界最高奖,是唯一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

2008年中国造富大学排行榜第六名,中南大学是中国中西部地区培养亿万富豪人数最多的高校。代表富豪有王传福、梁稳根、何清华、张锴雍、唐修国等。

2008年发改委授予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十年成就奖”,教育部系统高校获得4项。黄伯云校长领衔的“C/C复合材料航空刹车副国家重点工业性实验项目”获此殊荣。

2000-2004年间获国家级奖励22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仅次于清华大学(38项),与浙江大学并列第2名。

2004年获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8项,其中获发明一等奖(空缺6年)1项,在全国高校排名中,与清华大学并列第1名。

2007年获国家重大技术发明与科技进步奖12项,仅次于清华大学,列第二位。

湘雅成就

湘雅医学院是中国按照现代医学教育的规范开始进行本科教育的第一所医学院,近半部中国西医史皆为湘雅人写就。以下列出部分杰出专家:

汤飞凡中国免疫学开拓者、微生物学先行者,建立中国首支防疫队伍,首次成功分离出“沙眼衣原体”并获诺贝尔奖提名

张孝骞中国消化病学的奠基人,毕生致力于临床医学、医学科学研究和医学教育工作

谢少文国际首次成功用鸡胚培养斑疹伤寒立克次氏体

李振翩病毒疫苗培养法创始人

黄友岐中国神经病学奠基人、中国神经科鼻祖

王肇勋中国心电图学创始人,1933年于国内首创心电图学

谢志光中国最早从事放射学与肿瘤学的工作者之一,建国初期便呼吁全国把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列为中国卫生方针的四大原则之一

林筱周 耳鼻喉科学家,中国显微外科奠基人

刘泽民1950年在国内率先创建了皮肤性病学科

韩 明 1987年成功开展了国内第一例全胰腺移植,1994年医院成功开展亚洲第一例异位部分肝移植

新全国仅有五次医学院校联考,湘雅医学院五次皆是全国第一。1978年起卫生部连续三次组织了部属院校的部分毕业生进行基础与临床知识的统考,其中后两次还吸收了不少非部属院校参加。湘雅连续三年名列全国第一,湘雅77 、78、79级本科生全国统考中获得三连冠后,这一考试随后就被取消了。1994年,在CMB资助下卫生部进行了全国17所顶尖医学高校联考,湘雅再度名列全国第一。 2002年,由于临床医学八年制招生资格问题,国家教育部组织进行医学七年制考核(96级考操作、97考理论),湘雅更是再度名列全国第一。

学术学派

作为中国科研实力最强的高校之一,中南大学在金属材料、矿物加工、概率论、医学领域均拥有世界级的学派

生物冶金:由中南大学校本部王淀佐院士开创,目前金属材料领域亚洲第一,世界前三。

金氏理论:由中南大学校本部金展鹏院士发明的“三元扩散偶——电子探针微区成分法”——金氏相图测定法及其相图理论以及他领导的相图计算和材料设计研究所,与美国国家标准技术研究所、英国伯明翰大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相关学术群体齐名。

地洼学派:由中南大学校本部陈国达院士开创,是国际上公认的学派。这一学说与19世纪发现的地槽、地台学说共荣,被称为大陆地壳第三构造单元;与20世纪的板块学说齐鸣,是地学界在20世纪的两块里程碑之一。

侯氏定理:由中南大学铁道校区中国数学界顶尖科学家侯振挺开创,其“齐次可列马尔夫过程”与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并称中国第一,在数学界有“北陈南侯”之称。

湘雅学派: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秉承“公勇勤慎,诚爱谦廉”“求真求确,必邃必专”的院风,近百年来造就了张孝骞、汤飞凡、谢少文、李振翩等一大批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医学专家,享有“南湘雅,北协和”的盛誉。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来,共为三名为国家做出杰出贡献的医学家发行了中国现代科学家纪念邮票,其中有两名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分别为微生物学家汤飞凡与内科学专家张孝骞。

中南大学是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WFME)与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IME)在中国同时进行标准试点研究的两所院校之一,是第一批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五所院校之一。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是美国耶鲁大学在华唯一的姊妹大学,在教育部推出“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湘雅医学院也是南方唯一入选的医学院。

中南大学从建校起即从事军工研究,建有航空航天学院、国防科学技术研究院、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承担军工项目和军工科研经费最多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唯一具有武器装配生产许可证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先后承担并完成了以国家级科研任务为主体的各类科研项目800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奖200余项,拥有专利40余项。曾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第一座生产性原子反应堆,第一艘核潜艇的建造,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枚洲际导弹、第一颗同步卫星、第一枚运载火箭的发射、神舟飞船、大飞机、高速列车等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四次受到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贺电嘉奖,并多次授予“全国高校科技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军工协作配套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同时中南大学也是唯一拥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备军官培养基地为军队培养军官的教育部直属高校。

学术期刊

中南大学学术期刊有《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英文版、医学版和社会科学版,《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等学术刊物。《中国有色金属学报》中、英文版是中国有色金属学会主办、中南大学承办的、以有色金属材料和冶金学科为主的两种综合性学术期刊。

2009年11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举行“2008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其公布的“2008年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名单中,我校有两种学术期刊榜上有名,即《中国有色金属学报》和《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其中,《中国有色金属学报》是连续第7次获此殊荣。

在此次发布的2009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中,《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的主要期刊指标影响因子为0.799,总被引频次为2620,均居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第1位,综合评价总分在1868种统计源期刊中排名第14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英文版)》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在2008年主要期刊指标取得显著增长,其影响因子为0.752,总被引频次为963,综合评价总分排名居冶金工程技术类期刊第3位,在1868种统计源期刊中总排名第115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分别为0.646和1069次,综合评价总分在理工大学学报、工业综合类期刊中排名第4位,在1868种统计源期刊中总排名第125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被列为2003-2006年度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被EI核心库收录,其英文版《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被SCI扩展版和EI核心库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是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被美国医学索引(IM,MEDLINE)、荷兰医学文摘(EM)、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生物学文摘(BA)及中国科学引文索引(核心库)等国内外知名检索系统收录。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其论文常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等有影响的文摘类刊物转摘或全文转载。

《国际病理科学与临床杂志》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

教学成果

湖南省教育厅010年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该校有19项教学成果获得奖励,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8项,获奖数量居全省高校首位。

本科生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共完成90余项科技研究,成果已汇编成5本《创新论文集》,在国内外刊期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预赛作品30余件,获各类国家、省、校级奖励40余项;成立了中南大学首家大学生创业公司—“长沙纳维新材料有限公司”,在此带动下,学生还创办了“长沙利普冶金材料有限公司”等实体。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其创新教育活动得多家媒体关注,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新华社、湖南日报、湖南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均对学院创新教育做过专题报导。中央电视台在新闻节目中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按一级学科专业培养本科生,实行了宽专业人才培养的办学模式”。中国教育报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大力开展创新教育,已见成效”。学院创新教育改革得到了柯俊院士、崔昆院士的赞赏,称“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教改搞得好,实践教学很有成效”。中国材料学会已连续两次邀请学院在中国材料研讨会上就材料类学科教学改革做专题报告。据《中国大学评价》、《中国大学排行榜》评估结果,2004年我校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办学水平居全国同类专业的3/68位,材料物理专业办学水平已连续两年居全国第1位。

精品课程

截至2010年,中南大学在“质量工程”一期建设中,共获得国家精品课程56门,数量居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之后,名列全国高校第5位。

学科门类 课程名称(附教师名)

工学 人工智能(蔡自兴),物理化学( 陈启元) ,材料科学基础 (余志明),智能控制( 蔡自兴), 资源加工学( 胡岳华) ,金属塑性加工原理 (张新明),冶金原理 (李劼), 粉末冶金原理( 阮建明),矿业经济学( 陈建宏), 材料结构分析 (姜锋), 隧道工程 (彭立敏), 有机化学( 罗一鸣 ),无机材料科学基础(姜涛), 机械设计基础(王艾伦),操作系统原理 (胡志刚), 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 (朱建军),矿井通风与空气调节 (吴超),工程测量(曾永年),编译原理( 陈志刚)

管理学 管理信息系统(陈晓红) , 行政伦理学 (李建华)

理学 计算机网络(高阳 ),大学物理( 杨兵初) ,无机化学 (黄可龙),物理实验( 徐慧), 数值分析 (韩旭里) , 固体物理学( 郭光华),工科大学化学实验( 李洁)

医学 卫生统计学( 孙振球), 病理学 (文继舫),人体解剖学( 罗学港), 生理学 (罗自强),药理学 (周宏灏),儿科学 (易著文),诊断学 (张桂英), 内科学( 廖二元),病理生理学( 肖献忠), 精神病学( 张亚林), 临床麻醉学( 郭曲练), 神经病学( 肖波) ,传染病学( 范学工),社区护理学( 何国平),分子生物学 (胡维新),流行病学( 谭红), 临床技能实验学 (沈守荣),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徐克前)

发展前景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坚持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并重。采取“基本要求加特色”的培养模式,每年在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组成物理基础试验班、化学基础试验班、生命科学与技术教改试验班、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本土化教改试验班,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辅修不同的专业,免试保送一批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攻读硕士学位,重点学科专业的学生,成绩特优者可学士、硕士、博士连读。学校是第一所为军队培养现役军官指挥专业研究生的普通高校。

学校与一大批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科研和人才培养的协作关系。设有40多种奖学金,年颁奖金总额4000余万元,覆盖面达60%,特优学生得到重奖,特困学生得到扶助。毕业生面向全国就业,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初次就业到位率历年稳定在90%以上,位居湖南高校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先进行列。校园依巍巍岳麓,临滔滔湘水,山水交映,花木繁茂,景色宜人,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现占地面积7117亩(原占地面积5117亩+新校区2000亩)。拥有先进的数字图书馆,实现了信息数字化和管理自动化。学校建有学术交流中心、科教大楼、体育场馆、活动中心、游泳池等各类公共服务设施,为全校师生员工的学习、生活、学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计算机网络将各校区连为一体,信息高速公路使学校与世界共享精彩。学校还拥有3家以“南湘雅”享誉海内外的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多年来,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与世界多国的系列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并以此大大增强了学校的教学、科研实力,促进了学校的建设和发展。三十年来,学校先后与英、美、日、法、德、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所大学签订了合作交流协议,与美国橡树岭国家研究院等国外300多所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的交流合作研究关系。现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在校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每年有几百人次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校讲学和合作科研;并聘请了一批长期外国专家和外教来校科研或任教。学校每年派出几百人次出国或赴港澳台地区进行深造、讲学、合作科研。从2007年起,国家留学基金委每年资助该校100名优秀学生前往国外一流大学学习深造。

相关分词: 中南大学 中南 南大 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