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饲507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中饲507


中饲507是中国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牧草型四倍体黑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12月通过全国牧草饲料作物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品种来源及选育过程

1990年选用结实率较高,成熟较早的荷兰四倍体黑麦AR174为母本,以分蘖多、叶量大、植株繁茂、抗寒性强的苏联四倍体黑麦AR307为父本,经过有性杂交和对株高、叶量、生物量等饲用性状的定向系选,于1996年培育出优良稳定株系,其结合了双亲的优良特性,表现抗寒性强,结实性好,成熟期适中,株高、叶量、繁茂性和饲用品质等性状显著优于亲本。1996年将其定名为4R507(中饲507)并进入鉴定试验,1999年升入品种比较试验,2001年参加全国区域试验,并同步进行生产试验。在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青饲、青贮产量比对照品种冬牧70黑麦平均增产23.2%,干饲草产量比对照品种冬牧70黑麦增产20.2%。

产量表现

该品种1996-1998年在本所参加鉴定试验,三年试验青饲、干饲草和籽粒单产分别达到49020 kg/公顷、12195 kg/公顷和4005 kg/公顷,比对照冬牧70黑麦均增产25%以上; 1999-2000年品比试验,青饲、干饲草和籽粒平均单产分别达到45173 kg/公顷、11149 kg/公顷和3797 kg/公顷,比对照冬牧70黑麦分别增产19.5%、14.9%和22.3%;在2001-2003年全国区域试验中,该品种最高青饲单产达到53531 kg/公顷,干饲草达到14539 kg/公顷,三年平均青饲单产为46184 kg/公顷,干饲草单产为11441 kg/公顷,籽粒单产为3736 kg/公顷,分别比对照品种增产25.9%,20.3%和23.9%。

品质分析

2002年经国家饲料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中饲507四倍体黑麦青贮收割期粗蛋白含量达到14.38%,赖氨酸含量达到0.54%,粗脂肪含量3.2%;粗纤维35.9%;类胡萝卜素21.16%;磷2606mg/kg。各项营养成分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品种冬牧70黑麦,为优质牧草作物品种。

特征特性

该品种为强冬性晚熟品种,株高150-165 cm,茎秆粗壮,叶片长而宽厚,青绿期长,不早衰,叶茎比高,生物量大,成熟期落黄好。穗呈长方形,每穗小穗数25-30个,每穗结实粒数为30-40粒,千粒重45-55克。对白粉免疫,高抗条锈、叶锈和秆锈,可耐-250~-300C低温,抗逆抗倒

饲料用途

中饲507四倍体黑麦产草量高,饲草营养品质好,具有多种加工利用形式。在冬春枯草季节刈割青饲可直接饲喂牛、羊,也可加工优质草粉;灌浆期收割可制作优质青贮或晒制优质干饲草;成熟期收获籽粒可粮用或加工精饲料。饲草产品可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进行调整,生产风险小,经济效益高。

适种区域

中饲507四倍体黑麦是新型冬春饲料饲草资源,适合在黄淮海、华北、西北及东北地区秋播,可与玉米、水稻、棉花、大豆等粮、经、饲、油作物组配构成高效种植方式,尤其在“三北”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可作为农区、农牧交错带及城市郊区种植结构调整的优势作物。

栽培要点

中饲507黑麦对水肥条件要求不特别严格,在黄淮海、华北、东北及西北地区的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10月中旬;播种量135-225 kg/公顷,晚播时,播量应适当加大。制种田有效穗数应控制在450-525万穗/公顷,生产饲草有效茎数应控制在600-750万茎/公顷;在水肥管理上,饲草生产田以施氮肥为主,制种田需氮、磷、钾肥配合施用,北方需浇冬水和返青水,制种田可晚浇返青水或早春压麦控制第一节间长度,防止倒伏。多次刈割青饲的生产田应在每次刈割后,立即浇水施肥以促进生长。

相关分词: 中饲 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