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科学家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追寻科学家




图书信息


作 者:黄健 著

出 版 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363261

出版时间:2006-12-01

版 次:1

页 数:525

装 帧:平装

开 本:18开

内容简介


记叙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34人的成长道路、成才环境、家庭生活、科学生涯、杰出贡献等,展示了院士们的风采。《追寻科学家》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外籍院士为人物主线,以20世纪中国历史和21世纪世界科学发展现状为背景,用深情的笔触、流畅的语言,配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珍贵照片,记述了34位中国两院院士和外籍院士的成长道路、成才环境、家庭生活、科学生涯、杰出贡献、治学经验和奋进向上的感人事迹,展示了院士们坚韧不拔地追求科学真理的信念,歌颂了中国科学家“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精神品质,为人们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走近科学家、理解科学家、崇敬科学家,启迪心智和审视人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读者可以从中学习到院士们坚韧不拔地勇于探索、不断创新、执著追求的精神,严肃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治学方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而献身科学的精神。

作者简介


黄健,广东和平人,编审,哲学硕士研究生、工商行政管理硕士研究生。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现任广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广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广西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西期刊学会会长。曾任共青团专职干部,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主持编辑的《当代中华科学英才》丛书获中共中央宣传部首届“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中国少数民族科学技术史》丛书、《国家重点工程》丛书和《中国南方洪涝灾害与防灾减灾》等六种图书获国家图书奖。 2002年出版的报告文学集《走近科学家》获第七届全国青年优秀读物一等奖,2003年出版《掠燕湖札记》,2005年出版的《出版产业论》获第九次广西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近年来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党政干部论坛》、《中国社会发展战略》、《中国图书评论》、《理论前沿》和《博览群书》等报刊上发表文章60多篇,论文《广西新闻出版产业现状分析与发展思路》2006年获首届中华优秀出版物(论文)奖。

目录


题词

永远的科学之春(代序)

引子

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共同产物——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

当代物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

物理学的十一月革命——记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

美丽的几何高山——记现代微分几何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陈省身

真正懂得爱因斯坦的中国学者——记中国现代物理学的奠基人、北京大学原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培源

探索元素的奥秘——记中国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原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卢嘉锡.

美丽的控制工程体系结构——记现代工程控制理论的拓展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原国家科委主任宋健

点亮汉字激光照排灯塔——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电子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的创始人王选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科技战略——访科学技术部部长、中国科学院院士徐冠华

纳米时代与中国纳米历程——访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

燕园骄子——访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许智宏

东方神农——记中国现代小麦科学的奠基人、原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金善宝

太阳和普罗米修斯——记中国植物生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汤佩松

水晶电荷——记中国金属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临照

黄土情缘——记中国黄土与环境地质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刘东生

细胞重建之路——记中国生物物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贝时璋

星海寻踪——记“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芳允

天空紫烟——记“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能宽

蓝色国土——记中国海藻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呈奎

植根微生物——记中国病毒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高尚荫

天山南北——记中国经济地理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立三

太空材料之母——记中国半导体材料科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林兰英

晶体之美——记中国晶体研究计算程序库的创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梁栋材

伯格曼猜想

——记国际数学界中国定理的创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启铿

蘑菇的美丽

——记中国真菌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裘维蕃

地图人生

——记中国地图遥感应用与地理信息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

陈述彭

闪亮的星辰

——记中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主要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绶

箭击长空

——记“两弹一星”功勋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希季

科学发现纵横谈

——访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梓坤

机器人之恋

——记中国机器人之父、中国科学院院士蒋新松

青鸟翱翔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芙清

反西格马负超子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丁大钊

揭开生命的密码

——访中国科学院院士洪国藩

情系自然资源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石玉林

后记

前言


认识黄健是在2002年4月,当时,我在中共中央党校省部级进修班学习,黄健在第18期中青班学习,朝夕相处,同一饭堂吃饭,经常在美丽的校园里散步相遇。4月17日,我应邀给中央党校全体教师和学员在大礼堂作了一场专题讲座——“纳米科学与技术”。当天晚上,黄健来到我的宿舍,来意有两个,一是作科学报告的采访,二是送我一本他写的院士报告文学集《走近科学家》。这部书记载了23位中国科学院泰斗级院士的科学贡献、人格风范、开拓进取和求真求实的精神。我则把2001年7月出版的专著《纳米科技现在与未来》送给他。黄健对纳米科技的研究作了深入的询问,回去还写了一篇访谈文章发表在《出版广角》杂志上。

2002年5月1日,黄健携他的女儿(当时还是高一学生),到我家做客。我想他带女儿来是为了让她感受访谈中所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在家里我与黄健作了长谈。他认真阅览了有关纳米科研的一些资料。

2004年9月,黄健给我写信,信中说:“在您的鼓励下,这两年又采访和撰写了30多位两院院士,在杂志上已陆续发表,拟结集出版,拟定书名叫《追寻科学家》,算是第一部《走近科学家》的姐妹篇。”他同时请我给这本书作序。

精彩书摘


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共同产物——访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杨振宁

2002年6月19日,对于中共中央党校学员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这天,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杨振宁教授,应邀来到中共中央党校为全校高级干部作了题为“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的现代科技”的精彩演讲,这在中共中央党校的“三基本”和“五当代”教学历史上和杨振宁的学术生涯中都是第一次。

初夏的中共中央党校,绿草如茵,杨柳依依,云松挺立,月季盛开,银杏海棠和蔚蓝天空、洁白云朵一起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杨振宁教授的到来,更显露出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与现代科学发展紧密相结合的一种意境,展示了中央党校培养学员的世界眼光和理性思维的一种创新。大礼堂里座无虚席,礼堂东西两侧大教室里还坐满了许多国防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北京高等院校的师生。下午4时整,80高龄的杨振宁教授在中共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虞云耀的陪同下,走上演讲台,礼堂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相关分词: 追寻 科学家 科学 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