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区志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淄川区志




区志说明


淄川史上共12次修志∶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淄川县志》知县王琮纂修;嘉靖三十九年(1560)《淄川县志》,今未见原书;万历三十一年(1603)《淄川县志》,知县朱万春纂修;清康熙二十五年 (1686) 《淄乘徵》,邑人毕际有撰;康熙二十六年(1687)《淄川县志》,邑人唐梦赉、毕际有、袁藩、张绂纂;乾隆八年(1743)《淄川县志》,知县王康修;乾隆四十一年(1776)《淄川县志》,知县张鸣铎纂修;光绪三十二年(1906)《淄川乡土志》,知县王荩臣主修;宣统三年(1911)《淄川县志》,本县人王敬铸主修;1937年纂修《淄川县志》已成稿,未付梓,篇帙尽失;1963年编纂《淄川区志》已成定稿,未付梓。

新编《淄川区志》 1982年始修,先后有300余人参与修志。共搜集各类资料约1800余万字,1988年10月通过审定,修改后出版。本志上限起自1840年,因事溯源;下限断至1985年,部分史事延至1987年。卷首有序、凡例、概述、大事记,卷末有附录。中分33篇168章, 主要篇目:建置、自然地理、民族人口、农业、林业、水利、煤炭、工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商业、供销合作社、对外贸易物资、粮油、金融、工商行政管理物价、财政税务审计、党派社团、政务、政法、民政信仿、劳动人事、军事、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宗教、人物、风土风俗。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中部,其建置始于西汉初,时设般阳县,因位于般水之阳而得名。南北朝时为贝丘县。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为淄川县。唐、宋置淄川郡。明设般阳府, 后又改为淄川县。清沿明制。1985年,淄川区辖9镇、14乡,隶属淄博市。全区总面积999平方千米,9个民族,626097人。全境位于淄博盆地中部,东、东南、西南部为中低山区,局部为山间洼地及河谷地形,北部、西北部则逐渐过渡到低山、丘陵及平原。 淄河、孝妇河、范阳河纵贯南北,流域面积982平方千米。气候属暖温带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矿产资源丰富,煤炭、紫砂、陶土、铝土岩、石灰石、石英等储量大、分布广。甜杏米、池梨、无核软枣、柿饼、花椒、花生是淄川的主要土特产品。

1985年农业总产值14910万元。 1976年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第一次开创工农业总产值各占一半的局面。1985年,区境内共有市属以上厂矿企业44家,区属厂矿企业27家,乡镇办厂矿企业203家,村办企业960家;拥有采矿、制造、加工、机械、陶瓷、建材、化工、冶金、电子、纺织等多种工业门类,产品达数百种,年实现产值31374万元(不含市属以上企业) 。建材工业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发展迅猛,乡镇村办企业遍及全区。 1985年,建材企业总产值达815万元,成为新兴的建材之乡。1985年, 商业零售网点5588个,个体商业户4108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27176万元。境内有1条国道4条省道,乡镇政府驻地皆通公路客运,村村皆有公路。

1983年底, 全区科研机构26个,1979年至1983年科研成果162项,其中两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区内文化设施有文化馆(站)、图书馆(室)、影剧院、电视差转台、有线广播站等。 蒲松龄故居和马鞍山抗日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区内有小学410所, 普通中学70所,农业中学和职业中学6所,中等专业学校3所。医疗卫生机构30处,农村普遍建有卫生室或保健站。

新编《淄川区志》 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淄川区是煤炭产区,淄博矿务局所辖9大国营统配煤矿, 有7家在淄川区境内;此外,乡镇办煤井遍布境内矿区,20世纪80年代,年产煤炭百万余吨,是全国屈指可数的年产百万吨原煤的县 (区) 之一。新编《淄川区志》在编目设置上,单设煤炭篇,突出记述。陶瓷生产也是淄川的传统工业,距今已有7000年至4500年的历史。解放后,淄川陶瓷生产不仅有较大的发展,而且在此基础上分化出了耐火材料工业、建筑材料工业以及矿产工业,志书亦单设章、节予以浓墨重彩地记述。另外,该志水利篇中,用一章的篇幅记述了为解决山区缺水状况建设太河水库而开凿“万米山洞”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经过及其效益,既增添了一大名胜,显示了地方特色,又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志记述了大量气象农谚,又用大量的篇幅作了介绍,是对该地气候科学观察实验的结果。土地资源部分对土质进行综合评估,并依据生产上的适应性和限制性程度等, 划分了8个土地生产力的等级,计算了各等级土地面积比例及其分布,为土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农业、工业、商业、金融、水利和林业等篇中,比较翔实地记述了淄川区各个不同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趋势。

新编《淄川区志》1994年获山东省新编地方志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基本信息


《淄川区志》淄川区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编 王世增 诸国城 主编 张绪传 副主编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年12月 6000册 1700千字 946页 456元

ISBN 978-7-101-05927-4

主要内容


该志为1990年版《淄川区志》的续志,上限1986年,下限2002年,部分内容适当上溯或下延,乡镇街道概况自新中国成立记起。

淄川区位于山东省中部, 地理坐标为北纬3622’ 29”~3645’37”,东经11741’00”~11814’35”。南北最大纵距42公里,东西最大横距49公里,2002年全区总面积1000.61平方公里。 淄川区辖16镇、3乡、3个街道,435个行政村、44个社区,总人口672602人。有汉、蒙古、回、苗等23个民族。

境内地势南高北低,东西高中间低,平原、丘陵、低山相间。淄河、孝妇河、范阳河纵贯南北,自然条件优越,环境幽美。矿产资源煤、铁矿石、铝矾土、耐火原材料、大理石、花岗石等储量居全市之首。淄川区是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县、全省经济强县、 江北建材之乡, 建陶产品远销17个国家,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皇冠”、“松竹”为中国驰名商标,“鲁泰格蕾芬”牌衬衫为中国名牌产品。服装城、建材城闻名遐迩,聊斋文化蜚声海内外,蒲松龄故居吸引众多游客。村办旅游业开创全省之先河,奎盛园、淄川游乐园、聊斋城、峨庄瀑布群与省级风景名胜区齐名。“淄河”牌无公害蔬菜畅销北京市场,食用菌菇类绿色蔬菜出口韩国、俄罗斯。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工业生产势头强劲,乡镇企业遍地开花,建材工业引领时代潮流。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综合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2002年,地区生产总值111.37亿元,是1986年的18.8倍,一、二、三产业比由1986年的18.1∶59.7∶22.2调整为2002年的3.3∶63.8∶32.9,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地区地方财政收入3亿元,各项存款余额99.6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970元,分别是1986年的5倍、40.1倍、6.4倍。

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深化改革成就辉煌。20世纪80年代始,全区从巩固完善农村土地经营承包责任制,到延长土地承包期,土地承包经营纳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20世纪90年代中期始,淄川区相继被列为全省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化试点区、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改革试验区。建立健全各级各类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探索社会力量投资开发农业路子,深化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实施山区人口搬迁工程,跨乡镇转移农村人口3.6万,城镇化水平提高,国内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大大减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由以生产粮食为主向发展特色农业转变,开发黄烟、林果、越夏蔬菜、食用菌、畜牧养殖五大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基地。设立农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出台一系列奖励政策,鼓励扶持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渔产值比由1986年的68.97∶8.00∶22.92∶0.11调整为2002年的48.30∶17.46∶33.05∶1.19,粮经比由1986年的7∶3调整为2002年的4∶6。至21世纪初,已逐步形成资源条件和市场经济相衔接的产业结构,农业面貌大改变,总产值大大提高。万亩吨粮田、山旱田、种植技术开发,使全区农业在区域化种植、规模经营、提高产品附加值上有新突破。研制的农机具7项获国家专利,省、市、区科技进步奖31项,基本形成规模种植与科学种植相结合的格局。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粮田面积相对减少,2002年全区粮食总产比1986年减少70512吨,农业总产值6.68亿元,是1986年的4.8倍。

工业持续稳定发展。淄川区矿产资源丰富,20世纪80年代的工业企业大部分为资源型或高耗能型,工业产值低而不稳。改革开放以来,以发展区域经济为中心,以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优化传统产业,开发新产业,推动全区工业持续、稳定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区委、区政府确立主攻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多元化工业结构逐步形成,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占据大半壁江山,外向型经济快速发展,国外大财团投资优势产业,为淄川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煤炭、陶瓷、冶金、化工、医药、机械、电力等行业协调发展,建材工业尤为突出,成为淄川区的主导产业,“两山一川”生产格局逐步形成,成为全国建材企业产值最大的市属区。淄川区率先成为全省工业产值过百亿元区(县),乡镇企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90%以上,两次被评为全国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区。进入21世纪,确立工业立区、工业强区的发展目标,加快了由工业大区向工业强区迈进的步伐。淄川经济开发区初具规模,淄博建陶、双凤高科技、服装城工业园区竞相发展,形成区域工业体系主框架。培植优势企业,实施规模化、集团化经营,45家省级以上企业集团应运而生,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独领风骚。深化企业改革,转换经营机制,改革用人制度,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分配合理、产权清晰、资产盘活、解危脱困,凸显改制工作成效。以个体、私营为主,企业多种形式并存,为工业发展带来生机。200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比1986年增加178.32亿元, 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53家,其中乡镇企业229家。全区170个建陶企业,年销售收入达到48.33亿元。

对外经贸有突破性进展。20世纪90年代初,淄川区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大对外开放力度,全区外向型经济超常规、跳跃式发展。建成十大出口基地,培植鲁泰纺织有限公司、华洋集团、山川集团、华荣集团等产品出口骨干企业。全区批办“三资”企业最多年份达到88家,创历史之最。香港、泰国、马来西亚等大财团纷纷投资于淄川,全区经济呈现新的增长态势,出口额连续九年在全市区、县排名第一。

财贸金融业平衡运行,城乡市志繁荣活跃。实施建设鲁中商城战略,开发培育市场,扩大流通总量,国有、集体、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齐头并进。服装城、建材城、鞋业批发市场、装饰材料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果品批发市场、11条商业街相继建成,形成具有淄川特色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市场体系,鲁中商城形成规模日趋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国营商业一统天下局面,商贸流通呈多元化。改革经营管理方式,实行流通企业改革,逐步完善市场体系,多种经济成分、经营方式、流通渠道并存。淄川商业大厦是山东省商业系统第一家股份制企业,在全国区县级零售商店中销售额首家突破亿元。新星集团成为商、工、贸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集团,连续三年列入全国商业销售百强企业行列。 2002年, 全区集贸市场69处,商业网点165个,有证个体商户12651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44.19亿元,是1986年3.29亿元的13.4倍。全区集贸市场成交额116.88亿元。改革财政管理体制,培植财源、减少开支,连续19年实现财政收支平衡。2002年,全区地方财政收入30018万元,各项存款余额99.60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8.61亿元,分别是1986年的5倍、 40.1倍、15倍。保险业险种增至上百种,保费总收入2.26亿元,理赔支出3300万元。

教育事业今非昔比。全力组织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确保义务教育工作依法实施、健康发展,成为国内江北地区示范区。斥巨资改造校舍,各级各类校园“五项”达标,淄川区跨入全国首批实现“两基”区县行列。积极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办学,各类学校发展到27所。开展教育创建工作,所有乡镇成为市级教育强乡镇,淄川区跨入全市首批教育强区行列。 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减少园、校567所,资源充分利用,学校布局合理。探索实践“双元制”办学,学校与企业实现零距离链接,专业技术人才过硬,校企互惠互利,经验在全省推广。强化素质教育,走特色与特长办学之路,实现全面育人目标。实施“校校通”工程,达到现代化教学目标,推动全区教育向高标准、高质量发展。实行教育综合改革,教学教法实用高效,办学体制日趋完善,竞争机制初步形成。2002年底,幼儿入园率达到89.7%,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分别比1986年提高2.4%和1.3%。

体育事业成绩骄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实施课余训练网络系统工程,推行“快乐教育”教学法,突出传统体育项目优势,学校体育工作成效显著。淄川一中田径、淄博十中排球、举重、张庄小学乒乓球为学校特长项目,分别成为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全区学校向省级以上体校和运动队输送运动员40名,崔爱红成为世界女子举重冠军。群众性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开展创建体育先进县、先进乡镇活动,先后举办三届全区性运动会、两届农民运动会。市体育局命名活动站点20个,经常参加活动的31万人,20个乡镇成为山东省体育先进乡镇,淄川区被授予全国体育先进县称号。建立淄川区竞技体育运动学校,成为全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至2002年,承办国家级比赛9次,省级比赛14次,参加省以上运动会成绩列前三名的68人次。肢残运动员王代臣8次参加国际、国内标枪掷远比赛,获金牌6枚,银牌2枚。

相关分词: 淄川区 淄川 川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