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柳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灞河柳




灞河柳简介


因灞河而得名,亦称灞柳。灞河发源于蓝田县灞源乡东家沟,原名滋水。春秋时秦穆公欲显耀其武功,成就霸业,改名“灞水”。全长109公里,为流经西安东面之河。

灞河横陈长安东隅,为东西交通必经之地,宋程大昌《雍录》说:“此水最为长安冲要,凡自西东两方面出入陇、潼两关者,路必由之。”自古以来,灞水、灞桥、灞柳就闻名于世。灞河两岸从秦汉时期开始,广植河柳,每年春季柳絮随风飘扬,宛若雪花,“灞柳风雪”被誉为关中八景之一。唐代在此设驿站,亲友出行多于此告别,故有“杨柳含烟灞岸柳,年年攀折送行人”的诗句。“柳”和“留”同音,折柳赠行人,为留客之意。

灞河柳


灞柳的文化内涵很深,是古代诗人伤别时取之不尽的托情之物,也常是他们渲染长安景色的落笔之处。暮春三月,灞岸柳花飘洒,犹如漫天飞雪。于是“灞柳风雪”成为“关中八景”之一。那么富于文化意味的景色是由岸旁杨柳造就的。这一景观,自古就有知名度,它既是自然遗产又是文化遗产,大可展示古城西安的别样风韵。如果能在灞岸多植杨柳,加上疏理河道,灞上风采定不亚于当年,必然能让诗人沉吟而让游客惬意。想得到,植柳于灞岸,除了展示古城传统文化的意味外,还能体现出旅游价值。

有关 灞河柳的诗

李白《忆秦娥》

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杨巨源《赋得灞岸柳留别郑员外》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好风傥借低枝便,莫遣青丝扫路尘。

戴叔伦《赋得长亭柳》

濯濯长亭柳,阴连灞水流。雨搓金缕细,烟袅翠丝柔。送客添新恨,听莺忆旧游。赠行多折取,那得到深秋?

罗隐《柳》

灞岸晴来送别频,相偎相倚不胜春。自家飞絮犹无定,争解垂丝绊路人。

相关分词: 灞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