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毫米“AK47”——奥托速射舰炮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76毫米“AK47”——奥托速射舰炮




简介


意大利OTO76毫米舰炮意大利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样同时装备76毫米和127毫米两种口径舰炮,76毫米舰炮侧重于防空兼顾对海性能。上世纪70年代初,奥托-梅莱达公司在奥托MMI76毫米舰炮的基础上,推出了紧凑型76毫米舰炮,全重7.5吨,射速85发/分。该炮一经推出就倍受西方国家海军的青睐,它适于装备护卫舰等中小舰艇,具有很好的防空能力。在当时的军火贸易出口市场上,76毫米紧凑炮赢得了很多用户,甚至世界海军第一强国美国也于1975年引进了76毫米紧凑炮并作为“佩里”级护卫舰的主炮。虽然紧凑型76毫米炮的射速已经达到了85发/分,但是意大利人并不满足。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意大利着手研制射速更快的舰炮系统,1985年首次展出射速为100~120发/分的快速型76毫米舰炮系统,并于1988年4月开始在“勇敢”号驱逐舰上进行海上实验。之后,又继续改进出射速120发/分、精度更好的超速型76毫米舰炮。

奥托紧凑型、快速型和超速型76毫米舰炮的结构基本相同,其主要部件可以互换。

炮塔与炮管 炮管前端装有炮口制动器,炮管上还装有炮膛清洁器和冷却水套,炮管冷却方式为敞开式,炮塔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对风浪和辐射沾染有很好的抵御能力,炮塔后部设有检修舱口。

俯仰结构 包括有反后坐装置,通过2部驻退机和1部复进机相接。盘式输弹机包括输弹器和抛壳筒,通过1个滑块联动装置与反后坐装置相联。鼓形旋转机有液压传动装置予以控制,接受摆弹臂送来的炮弹,并将其送至进弹机。

供弹、扬弹系统和旋转弹鼓 位于主甲板下面,有液压电机控制。弹鼓内,炮弹呈直立摆放于四周。供弹时,炮弹随着弹鼓的旋转,逐个移动到位于炮左侧的螺旋扬弹机。炮弹经扬弹机被提升到炮塔平台上,2个交替摆动的摆弹臂轮流将炮弹送入进弹机,进弹机迅速把炮弹送至输弹器内,此时炮弹即刻处于待发状态。

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军火市场上,奥托76毫米紧凑型及快速型舰炮和法国100毫米紧凑型舰炮在中口径舰炮里很有代表性,一样代表了世界中口径舰炮的发展方向。

研制背景与计划进


入70年代,由于反舰导弹对水面舰艇的威胁日趋严重,世界各国中、小口径舰炮的发展重点渐渐转向加强防空反导能力上。仅仅只有几年就有五、六种以多管小口径舰炮作为拦截武器的近程反导武器系统相继问世。在这样的系统中,小口径舰炮体现出射速高、火力猛、贮弹量大、反应快等特点,被普遍认为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末端反导防御武器。同时,世界各国中口径舰炮的发展在保持它的多用途性、适装性好的前提下,力图加强它的防空作战能力。意大利奥托.梅莱拉(OTOMELARA)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改进它的76mm紧凑型舰炮,改进重点是提高发射率和精度,要求发射率达到120发/min,故此称为快速型。在1984年莫斯塔尔(Mostar)海军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该型舰炮样机。从1985年开始,快速型舰炮进行了陆上试验,1988年4月在意大利“勇敢”(Artito)号导弹驱逐舰上进行了海上试验。截止目前,奥托.梅莱拉公司已陆续接收了40多套系统的订购合同,有些已交货并装舰使用。它们有,加拿大海军4艘“易洛魁人”(1roquois)级导弹驱逐舰,意大利海军2艘“潘尼”(Penine)级导弹驱逐舰、丹麦海军4艘“西提斯”(Thetis)级护卫舰和“飞鱼”(Flyvefisken)级大型导弹巡逻艇等。

系统组成


1.概述

 OT076mm快速型舰炮既可装舰于巡洋舰、驱逐舰等大、中型水面舰艇,又适于装备巡逻艇、水翼艇等小型舰艇,并能广泛与各级舰艇上的武器控制系统接口。例如,装备在意大利“潘尼”级新型驱逐舰上的76mm快速型舰炮与该舰上的“达多”-E火控系统相接,实施对空防御任务。在丹麦“西提斯”级新型护卫舰上,76mm舰炮与9LV200MK3光电指挥仪相接,在该指挥仪的控制下完成作战任务。

2.主要战术技术性能

 口径(m) 76

管长 62倍口径

初速(山s) 925

旋回范围无限

俯仰范围() -15~+85

水平速度(/s) 60

高低速度(/s) 35

炮重(装载)(kg) 8000

射程(对海)(km) 16

发射率(发/min) 120

电源和功耗 400V、60Hz、

三相 115V、60Hz、

单相、100VA 115V、400Hz、

单相、300VA 24V、DC、200VA。

3.快速型舰炮介绍

 1.炮管;

2.装弹系统用的液压电路自动控制线路;

3--摆弹臂、鼓形进弹机、转轮:由螺旋扬弹机送到火炮俯仰位置上的炮弹,通过摆弹臂、转轮准确地送至炮尾人膛位置;

4.螺旋扬弹机:将炮弹螺旋式提升至摆弹臂;

5.旋转供弹仓:由人工装填,炮弹自动输送给扬弹机;

6.俯仰和旋回驱动电机:由可控硅整流电路控制;

7.液压传动装置:为装填、输弹系统提供动力;

8.控制杆:转动凸板以更换弹种;

9.旋转供弹仓在防空炮弹自动供弹方式下;

10.旋转供弹仓在对海炮弹自动供弹方式下。

(1)炮管和炮塔炮管前端装有炮口制动器,炮管上还装有炮膛清洁器和冷却水套,炮管冷却方式为敞开式。炮塔采用玻璃纤维材料,对风浪、核污染均有很强的防御能力,在炮塔后部设有大检修用的舱口。

(2)俯仰机构包括有反后座装置,它通过2个驻退机和1个复进机与摇架相接。盘式输弹机包括输弹器和抛壳筒,通过1个滑块联动装置与反后座装置相联。鼓形旋转进弹机由液压传动装置予以控制,它接收摆弹臂送来的炮弹,并将它们送至进弹机。

(3)供弹、扬弹系统和旋转弹鼓位于主甲板下面,由液压电机控制。弹鼓内,炮弹呈直立摆放于四周。供弹时,炮弹随着弹鼓的旋转,逐个地移向位于炮左侧的螺旋扬弹机。炮弹经扬弹机被提升到炮塔平台上,2个交替摆动的摆弹臂轮流将炮弹送人进弹机,进弹机相当于中转站,它迅速把炮弹送至输弹器内,此时炮弹即刻处于待发状态。

4.弹药

 OTO76mm快速型舰炮使用的弹药,大多数均为20世纪肋年代以后研制的新型弹药,它们有MOM型近炸引信预制破片弹、半穿甲增程弹(SAPOMER)和制导炮弹(CCS)。MOM型预制破片弹用于对付空中快速飞行(包括掠海飞行)目标。该型弹弹体外壳由特种高质量钢材制成,弹体内侧壁布满3000个0.5g的立方体钨块,内腔装满A3高能炸药。为了提高破片飞散密度,弹体内腔设计成底窝状,使弹尾侧飞的破片数增多,破片飞散更为集中,从而提高了飞散密度。MOM型弹使用新型FB371近炸引信。该引信有双重功能,即近炸和碰炸延时。使MOM型炮弹用于对舰作战也非常有效,当炮弹工作在此方式时,通过火炮上的转换装置使引信的近炸功能失效而转入弹头着发延时功能,确保了炮弹在进入舰体之后引爆。在对付舰船、岸上目标时,快速型舰炮可以使用半穿甲增程弹(SAPOMER),该型弹是在半穿甲弹(SAPOM)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保持了SAPOM弹穿透力强,毁伤效果好的优点,并采取改进弹体形状来提高射程。SAPOMER弹头尖细、弹体中部外形不再是圆柱形,这些改进降低了波阻,同时又使弹丸飞行过程中的空气摩擦阻力下降,增程22%,最大射程由16.3km提高到20km。SAPOMER弹采用FB414型弹底引信,前部有1个塑料弹托,起稳定作用。当弹丸飞出炮口后,弹托在离心力和爬行力的作用下自行脱落。 76mm制导炮弹是由奥托?梅莱拉公司和英国宇航公司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的最新型炮弹,目前处于试验阶段。它主要用于对付未来速度更快的空中飞行目标,尤指未来超音速反舰导弹。因此,该炮弹采用预制破片弹体结构,配用着发引信或近炸引信,弹尾装有4个呈对称配置可折叠的尾翼,以保证炮弹飞行稳定;飞行时尾翼张开,静止时尾翼折叠。在炮弹飞行期间采用无线电指令制导方式,即利用舰上专用雷达根据测得的伺标运动参数和弹丸飞行轨迹进行弹目相遇点解算,然后向弹丸发出无线电修正指令,它控制分布在弹体四周6个火药柱的燃烧速度,进行机动修正,最后准确地飞向目标。

技术特点分析与评述


OT076mm快速型舰炮80年代末开始装舰服役,成为目前世界上较为先进的中口径舰炮。最突出的特点是发射率高,可达120发/min。为了能获得如此高的发射率,奥托?梅莱拉公司对火炮鼓形进弹机、输弹器、抛壳机构等部件进行了重新设计,目的是缩短这些部件的动作行程,以确保更高的发射率。改进后的驻退机使后座距离从360mm缩短到230mm,缩短了后座时间。同时,为了提高精度,在设计时,考虑到在保证高射速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对这些部件的冲(压)力和强度振动。此外,输弹机与后座部分的机械联系相脱截,它不再依靠火炮的后座能量进行工作,而是借助于液压系统。快速型舰炮的摆弹臂,其尺寸大小与紧凑型相同,但它采用了钛合金材料,大大减轻了重量,而且摆弹臂为整体构件而不是焊接件,提高了它的长/重比值。在对火炮随动系统和机械传动部分进行改进时,加装了局部稳定装置,提高了火炮瞄准和射击精度。据生产厂商声称,按最高射速发射,连射10发炮弹,1000m立靶偏差小于0.3mrad。快速型舰炮的弹种更换通过弹鼓上的控制杆和凸板来实现,它能在5秒钟内迅速地将防空反导高射速射击转为对舰、以岸半自动射击,反之亦可。此外,炮上的安全射击极限控制、定位精度检查、状态显示和内装测试设备等电气部件经过改进后将直接由微机控制。

相关分词: 76 毫米 AK 47 奥托 速射 舰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