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雕版


中英文对照 印刷技术 工艺过程 中英文对照 汉语拼音:diāobǎn 英语翻译:cut blocks for painting;wood block for printing 为印刷而刻版 印刷技术 即刻书,一作刻版。雕版创始于何时,明清以来,向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代,也有人认为是始于隋代,行于唐世。史料关于唐代民间刻书卖书记载甚多,五代冯道令国子监雕印“九经 详情>>

“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

基本信息工艺概述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所属地区:江西·宜春·靖安县遗产编号:Ⅶ-2遗产类别:民间美术申报日期:2006申报人/申报单位:宜春市靖安县遗产级别:省工艺概述“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工艺,主要存在于靖安县罗湾、中源、宝峰一带。清朝末期,“龙凤呈祥”福字彩绘及雕版拓印作品,主要用于民间厅堂张贴,表示吉祥、喜庆、祝愿、圆满之意。近30年来,民间艺人毛诚衍、万发逢在 详情>>

龙凤呈祥 龙凤 凤呈 呈祥 福字 彩绘 雕版


北宋三仕女雕版

藏中国历史博物馆。高26.4厘米、宽13.8厘米,枣木,质坚实。上面雕一细花大幔帐,中间下垂流苏两条,幔帐下有戴冠(扇形冠、圆形冠两种)仕女三人,面容端正,宽衣,丰躯圆颜,中间端坐女像与河南禹县白沙宋墓壁画中的女主人相似。幔帐左侧下端尚可隐约看出镌有楷书一行“三姑置蚕大吉”六字,右侧下端镌有楷书一行“收千斤百两大古”七字。从画面人物及文字看,与后世的灶君神像、月神祃子等相类似,疑是宋代民间供奉的蚕 详情>>

北宋 仕女 雕版


北宋仕女雕版

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传系北宋巨鹿城址出土。长59.1厘米、宽15.3厘米,长方形,枣木,质坚实,有火烧痕。上雕一面容端雅的女像,身穿宽大对襟长衣,双手交叉合掌上仰。衣上有变形团龙纹饰,中间系一花结,右侧有对称细长飘带两条,头戴花朵形饰物,圆颊丰颐,具有唐代风格和特征,与新疆土鲁番出土的唐纸本“树下美人图”、甘肃敦煌发现的“引路菩萨像”,甚有相似之处。刀法纯熟,线条遒劲有力。它和宋金平阳版画“隋朝窈窕 详情>>

北宋 仕女 雕版


金溪雕版印刷

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金溪雕版印刷手工技艺所属地区:江西·抚州·金溪县遗产编号:Ⅷ-22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日期:2006申报人/申报单位:抚州市金溪县遗产级别:省浒湾木刻印书,始于明,盛于清,此时,凡经、史、子、集类书,在这里都能刻版刊行。至清同治年间,浒湾的木刻印书虽始衰落,但经营铺栈、书店仍有60余家,这些铺栈、作坊的木刻印书不光在本地销售,而且在全国的一些大中城市设有分号分店。浒湾的 详情>>

金溪 雕版 印刷


金溪雕版印刷手工技艺

基本信息历史溯源工艺特点工艺流程工艺现状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金溪雕版印刷手工技艺所属地区:江西·抚州·金溪县遗产编号:Ⅷ-22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日期:2006申报人/申报单位:抚州市金溪县遗产级别:省浒湾木刻印书,始于明,盛于清,此时,凡经、史、子、集类书,在这里都能刻版刊行。至清同治年间,浒湾的木刻印书虽始衰落,但经营铺栈、书店仍有60余家,这些铺栈、作坊的木刻印书不光在本地销售,而且 详情>>

金溪 雕版 印刷 手工 技艺


连城四堡雕版印刷基地

连城四堡是中国明清两代著名的四大雕版印刷基地之一,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乡,现存的大量印坊、雕版、印刷工具和古书籍,是中国目前年代久远、保存完善、举世罕见的珍贵文物。四堡雕版印刷业“起源于宋,发展于明,鼎盛于清”。并以出版当时的禁书《金瓶梅》,《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合刊本,全国明志《宁化县志》和《西厢记》四件事闻名于世。有意思的是:四堡先民在当时就有了一定的版权意识--每年初一,四堡的名书坊把一年来 详情>>

连城 四堡 雕版 印刷 基地


民间日用雕版印刷品图志

基本信息特色及评论内容简介本书目录基本信息作者: 钱永兴著出版社: 广陵书社条形码: 9787806946329;978-7-80694-632-9ISBN: 9787806946329 出版时间: 2010-10-1开本: 16开 页数: 200定价: 48元特色及评论本书以民俗文物为对象,研究与著述的全部是民间日用印刷品,在印刷史研究上具有填补历史空白的意义和价值,有开创之功。本书以图文互证、 详情>>

民间 日用 雕版 印刷品 印刷 刷品 图志


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书名: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作者: 宿白出版社: 文物出版社ISBN:9787501010981页码:252版次:1装帧:精装开本:16开出版日期:1999-03-01内容简介《唐宋时期的雕版印刷》共辑论文五篇、附录两篇。论文的前四篇原拟收在拙著《中国历史考古论集》中,后因讨论雕版印刷的文字也可以不属历史考古学范畴,出版社的同志认为另册付印为好。编者接受了个这个建议,并把《宋元 详情>>

唐宋 时期 雕版 印刷


文津雕版博物馆

主要展览及展品(近期特展)4、《道德经》,同上。9、《天演论》,光绪辛丑富文书局石印本16、《中庸章句大全》,朝鲜刻书,嘉庆年间18、《弹指词》,清光绪陈氏聚真版21、《上谕军令条约》,清木活字印本文津雕版博物馆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津街7号,国家图书馆古籍馆院内。成立于2009年,由中国国家图书馆与煮雨山房合作成立,是一家以陈列展示中西方雕版印刷实物、阐述雕版印刷科技发展为主要布展方向,常年面对社会 详情>>

文津 雕版 博物馆 博物 物馆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技艺

基本信息简要介绍工艺流程发展现状传承意义基本信息时间:2006年类别:传统手工技艺地区:四川编号:Ⅷ-80申报地区或单位:四川省德格县简要介绍德格在藏语中意为“善地”。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这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藏族居民占县总人口的96%左右。这里遍布高山大川,风景壮美,但交通不便,较为闭塞,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环境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 详情>>

德格 印经院 印经 经院 藏族 雕版 印刷 技艺


德格印经院藏族雕版印刷术

德格在藏语中意为"善地"。德格县位于四川省甘孜州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这是一个以藏民族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县,藏族居民占县总人口的96%左右。这里遍布高山大川,风景壮美,但交通不便,较为闭塞,藏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环境中得到了较好的保存。素有"藏文化大百科全书"之称的德格印经院就坐落在德格县城。基本资料简介工艺及印制流程(1、造纸2、制版3、印刷)发展现状及传承意义基本资料所属地区:四川·甘孜州·德格 详情>>

德格 印经院 印经 经院 藏族 雕版 印刷术 印刷 刷术


雕版

中英文对照印刷技术工艺过程中英文对照汉语拼音:diāobǎn英语翻译:cutblocksforpainting;woodblockforprinting为印刷而刻版印刷技术即刻书,一作刻版。雕版创始于何时,明清以来,向有争论,多数学者认为始于唐代,也有人认为是始于隋代,行于唐世。史料关于唐代民间刻书卖书记载甚多,五代冯道令国子监雕印“九经”,是官府刻书之始。宋代雕版印书风行,有官府刻书、家塾刻书、 详情>>

雕版


雕版

概述工艺适用材料适用行业概述雕版机主要应用于印刷行业的制版。工艺传统的制版方式是通过手绘的形式将我们需要印制的图形或者文字描绘在印刷专用的橡皮版上,再用刀片进行雕刻修改;比较先进一点的是将我们所印制的图形或文字在计算机上用专用软件进行设计,而后把硫酸纸放进针式打印机将图形打印出来,再将纸覆盖于干净的橡皮版上,用平而光滑的尺子把打印出来的图形印到橡皮版上,然后进行手工雕刻。由此不难看出,这样的工作方 详情>>

雕版


雕版印经

雕版印经:时以诸经舛缪,与同列李愚尾学官田敏等,取西京郑覃所刊石经,雕喂印板,流布天下,后进赖之。《旧五代史·冯道传》 详情>>

雕版 印经


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现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简介(获得荣誉制作过程发明沈括引述传承流派)价值形态(发展现状技艺复活现代情况)学习途径(学习方法影响)简介获 详情>>

雕版 印刷


雕版印刷技艺

将文字、图像反向雕刻于木板,再于印版上刷墨、铺纸、施压,使印版上的图文转印于纸张的工艺技术,称雕版印刷。在古代,雕版印刷又称版刻、梓行、雕印等。雕版印刷的工艺流程极为复杂,大致可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又有若干程序。一是备料,即制版、备纸、备墨;二是雕版,即写版、校正、上版、雕刻;三是刷印与套色;四是装帧。扬州广陵古籍刻印社保留着国内惟一的全套古籍雕版印刷工艺流程,共有二十多道工序,整个流程散发着古朴 详情>>

雕版 印刷 技艺


雕版印刷术

在版料上雕刻图文引径行印刷的技术。它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由印章、墨拓石碑到雕版,再到活字版的几个阶段。雕版印刷的版料,一般选用纹质细密坚实的木材,如枣木、梨木等。把木材锯成一块块木板,把要印的字写在薄纸上,反贴在木板上,再根据每个字的笔划,用刀一笔一笔雕刻成阳文,使每个字的笔划突出在板上。木板雕好以后,就可以印书了。印书方法发展历史(社会背景东汉时期的发展雕版印刷的发展彩色套印的流行农民起义的作用 详情>>

雕版 印刷术 印刷 刷术


雕版印刷文献

中国历代主要雕版印刷文献唐代雕版印刷文献传世极少,今存年代较早的有武后时代(7世纪末8世纪初)刻《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咒》,至德二年(757)四川成都卞家刻梵文《陀罗尼经咒》,咸通九年(868)刻《金刚经》,乾符四年(877)和中和二年(882)四川成都樊赏家刻的两本历书等。五代后唐长兴间,由冯道等奏请在国子监雕印儒家经典《九经》,是官府刻书的开始。继而有后蜀毋昭裔刻《文选》、《初学记》、《白氏六贴 详情>>

雕版 印刷 文献


建阳雕版印刷

基本信息历史溯源(文字流传最早的刻书建本图书起源辉煌历史)建本特色历史贡献基本信息文化遗产名称:建阳雕版印刷所属地区:福建·南平·建阳市遗产编号:Ⅷ-10遗产类别:传统手工技艺申报日期:2006申报人/申报单位:福建省建阳市遗产级别:省建阳雕版印刷,萌芽于五代,繁荣于两宋,延续于元、明和清初。南宋时,是全国的三大刻书中心(蜀、浙、闽)之一,刻印书籍的数量居全国之冠,有“图书之府”的美誉。宋代建本图 详情>>

建阳 雕版 印刷


扬州雕版印刷

简介扬州雕版印刷传承简介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现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扬州是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源地,是中国国内唯一保存全套古老雕版印刷工艺的城市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二零零九年九月三十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在阿联酋 详情>>

扬州 雕版 印刷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

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新馆(简称“双博馆“)位于扬州新城西区,自然风光迷人的人工湖西测,与扬州国际展览中心隔湖相望。双博馆的建筑外型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建筑与自然交融合一的设计理念。建筑博馆总占地面积50730M2,建筑面积22146.99M2,陈展面积10000M2。馆舍介绍建造时间展厅分布服务设施馆舍介绍双博馆的前身是扬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1年建立的 详情>>

扬州 中国 雕版 印刷 博物馆 博物 物馆


郓城水浒纸牌及雕版印刷工艺

在我国有一种纸牌,又称老妈妈牌,婆婆牌或小牌,此牌源于元,盛于清、流传至今。该牌采用木板雕版和手工印刷工艺印制而成,而山东省郓城县的水堡村则是这种纸牌的发源地和生产基地。据考证,早在元代末年(约公元1360年),水堡村的齐氏、付氏、杜氏等,出于对家乡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等英雄的怀念。经过反复研究、策划、编出了纸牌,利用纸牌上的人物形象来纪念水浒英雄,使祖孙后代永不忘记。明朝薛氏自山西洪洞卦吉村迁此,继 详情>>

郓城 水浒 纸牌 雕版 印刷 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