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刻”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大型涂朱牛骨刻

大型涂朱牛骨刻辞商朝时期传河南省安阳市出土长22.5厘米、宽19厘米牛骨正反面刻满了长篇卜辞,字口内涂朱,内容是关于北方部族入侵,王命诸侯、田猎和天象等。 详情>>

大型 涂朱牛 涂朱 朱牛 骨刻 刻辞


黎族骨刻发簪

雕刻品黎族骨刻发簪20世纪上半叶此簪为牛骨制成,造型奇妙,上部为人首,束高髻,后披发,表情威严,传说是黎族民间崇拜的一位头领。簪身饰有环带纹饰,有花叶、曲折水波、工字、鱼尾纹等。整体协调,兼有很强的装饰性。 详情>>

黎族 骨刻 发簪


涂朱红牛骨刻

简介大型涂朱红牛骨刻辞商武丁时期商朝的甲骨文是占卜时刻在龟甲或者兽骨上的象形文字,也称卜辞。河南安阳殷墟有大量出土。 详情>>

朱红 牛骨刻 牛骨 骨刻


五牛卜骨刻

五牛卜骨刻辞商(公元前1600—前1046年)·虞辛~武乙时期长12.1cm,宽2.5cm传河南安阳殷墟出土商人祭祀,要杀许多马、牛、羊、犬、豕。甚至用人作牺牲贡献,以表示对神的虔诚和敬意。一次祭祀,少则杀几头几十头,多则可达三四百头牲口。其用人为牲,一次少则杀一人,多则杀数十百人,最多的一次,竟杀了五百人为祭!杀祭的对象,有战俘,有奴仆,还有杀巫师做祭品的。其祭祀场面十分庄严隆重,也十分阴森血腥 详情>>

五牛 卜骨刻 卜骨 骨刻


昌乐骨刻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胶济线西段的邹平、桓台、淄博、青州、寿光和昌乐等地的龙山文化遗址中经常出土阴线刻划文字的骨头、滑石器、陶器和陶片等,其中以刻字骨头为多。大多数是当地群众在深翻土地或挖深沟时挖出来的,多已被毁掉。自上世纪末开始,有些文物爱好者开始从当地群众手里搜集这些资料。他们的搜集应该说是保存了这一部分重要文化遗产。2005年春天,山东大学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凤君教授从济南朋友手里看到 详情>>

昌乐 骨刻 刻文


昌乐骨刻文字

参见:昌乐骨刻文 详情>>

昌乐 骨刻 文字


大型牛骨刻

名称:大型牛骨刻辞年代:商朝时期来源:传河南省安阳市出土规格:长30.8厘米、宽19厘米作者:不详简介:这片大型甲骨阴刻文字并填朱,正面记述甲辰之夕,有大骤风等内容,背面记载北方有敌人入侵等内容。甲骨文自1899年被发现以后,至今已有100余年,殷墟共发现甲骨15万片左右,发现单字5000多个,其中可认识的约有4000多个。卜辞一般较短,最长的也发现有上百字的。甲骨文的内容涉及到商代社会的许多方面 详情>>

大型 牛骨刻 牛骨 骨刻


骨刻

2005年春天刘凤君教授在济南收藏家手里发现一片有刻划的骨头,他认定上面的刻划是“中国早期文字”;2007年7月刘教授又发现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头,他也认定上面的刻划是“中国早期文字”,开始称"东夷文字",后来称“昌乐骨刻文”。2008年12月出版刘教授编著的第一本骨刻文书《昌乐骨刻文》。2009年春天以后刘凤君教授又相继发现寿光骨刻文、龙山骨刻文,以及关中骨刻文和赤峰骨刻文等,并将其定名为“骨刻文 详情>>

骨刻 刻文


祭祀狩猎涂朱牛骨刻

此骨系河南安阳出土,长32.2厘米,宽19.8厘米。是甲骨文断代第一期商武王时期的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巨大且完整,正反两面共有一百六十余字,背面字内填朱,色彩炫丽,内容为商代社会生活和天气等方面情况,有重要的文史价值。字体瘦硬劲直,工整端严。风格豪放,字形大小错落,生动有致,各尽其态,富有变化而又自然潇洒。不愧为甲骨文书法中的杰作。补充这是一块牛胛骨版记事刻辞。骨版正面刻辞4条,背面2条,共 详情>>

祭祀 狩猎 涂朱牛 涂朱 朱牛 骨刻 刻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