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县”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海阳县


海阳县古为闽越地,“海阳”一词出现于公元前1115-1091年,古之海阳县其实也是一个方国,国名就是海阳国。此处“方国”不是正式的国家政权。 海阳县<潮安县> ( 最古老的海阳县(“海阳”之名的发源地) 海阳县分置(从义招到澄海) ) 海阳县<唐山市> 海阳县<休宁县> 海阳县<大嵩县> 海阳县<潮安县> 详情>>

海阳县学宫

海阳县儒学宫,俗称学宫,在潮州城昌黎路西端。据清乾隆《潮州府志》载:县儒学宫“旧在府治西偏附郡学右”。至宋绍兴年间(1100年)县令陈坦迁到锦坊(即今址)。此后历代屡有增修,使海阳县学宫成为一座规模宏大、保存较完整的古建筑群。但由于历史的变迁,学宫现有面积仅存4000平方米,主要建筑物为棂星门、伴池、两庑厢房、大成门及大成殿。大成殿是海阳县学宫主要的建筑,至今仍较好地保留了明代的建筑风俗,重檐歇山 详情>>

海阳县 海阳 阳县 学宫


海阳县

海阳县古为闽越地,“海阳”一词出现于公元前1115-1091年,古之海阳县其实也是一个方国,国名就是海阳国。此处“方国”不是正式的国家政权。海阳县<潮安县>(最古老的海阳县(“海阳”之名的发源地)海阳县分置(从义招到澄海))海阳县<唐山市>海阳县<休宁县>海阳县<大嵩县>海阳县<潮安县>最古老的海阳县(“海阳”之名的发源地)秦始皇三十三年 详情>>

海阳县 海阳 阳县


海阳县儒学宫

历史沿革建筑描述历史沿革海阳县儒学宫位于潮州城区昌黎路和文星路交界处。俗称红学、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年间,景炎三年(1278),后毁于火。明洪武二年(1369)重建大成殿,虽历经沧桑,其主要建筑大成殿仍完整地保留了明初粤东地区殿堂建筑的风貌特点,以后历代屡有增建,始成规模宏大的建筑群。建筑描述殿中供孔子及其弟子塑像。宫内现存大成殿、泮池、棂星门、照壁等建筑,只占原来面积的三分之一。其大成殿保留着明 详情>>

海阳县 海阳 阳县 儒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