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陵”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黄士陵


黄士陵(1849-1908) 近代印坛点将录 作品欣赏 黄士陵(1849-1908) 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别号黟山人。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黄士陵出生在安徽黟县五都黄村一户书香人家。 其父亲黄德华,字仲和,号印川,曾出任宁国府教授,喜诗文、擅书画、通文字训诂之学,著有《归田录》、《竹瑞堂诗钞》等多卷。 由于家学渊深,耳濡目染,黄士陵自幼读书、写字、制印、绘 详情>>

黄士陵书画集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作者:吴莹编出版社:西泠印社ISBN:9787807350514出版时间:2006-04-01版 次:1页 数:51装 帧:平装开 本:16开所属分类:图书>艺术>绘画内容简介黄士陵作为晚清坛四大家,其艺术已广为人知、载入史册了。黄土陵的篆书虽然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但与其篆刻相比,影响则不可同而语。另外,他的篆书画世数量较少,也阻碍了人们对其篆书艺术的认识与 详情>>

黄士陵 黄士 士陵 书画集 书画 画集


黄士陵博古图

黄士陵(1849—1909)字牧甫,亦作穆甫、穆父,别署黟山人、倦叟、倦游窠主等。黄士陵为晚清篆刻四大家之一。黄士陵的学生李茗柯说:“悲庵(赵之谦)之学在贞石,黟山之学在吉金;悲庵之功在秦汉以下,黟山之功在三代以上。”这段话很精辟,指出了黄士陵篆刻的特点与贡献。正因为黄士陵对古器有研究,进而对画钟鼎、青铜器物也情有独钟。黄士陵曾于光绪十一年(1887)在北京国子监读,在此看了大量的古青铜器实物,不 详情>>

黄士陵 黄士 士陵 博古图 博古 古图


黄士陵六言篆书联

此为黄士陵的“六言篆书联”。篆文为“一威仪以成德,泽经史而立言”。写于乙未夏闰五月,乙未为1895年,黄士陵47岁。黄士陵书法早年学吴让之,线条飘逸,中年后开始学习大篆,并将大、小篆结合起来,即“合以古籀”。这件作品书写时期,黄氏风格已经形成,比如“一”、“泽”、“经”都是典型的黄氏字法,但另外几个字写的较放纵、随意,在黄氏书法中成了另类,大约是黄士陵在习惯书写中主观求变的一例吧。 详情>>

黄士陵 黄士 士陵 六言 篆书


黄士陵钟鼎花卉

基本信息文物鉴赏基本信息名称:清黄士陵钟鼎花卉作者:黄士陵类别:绘画年代:清代文物鉴赏清黄士陵钟鼎花卉之古器用明暗法画成,高度写实,后一器还加以描金,显的富丽堂皇。水仙叶子以没骨法画出,而花朵以线勾勒并略加渲染。我们注意到花朵均绘成背面,大约是正面的水仙花朵较复杂,难以表现,故黄士陵采取了这个“避重就轻”的手段。黄士陵的绘画以钟鼎古器为多,有的出自实物,有的则是取自《西清古鉴》。有的只绘钟鼎,有的 详情>>

黄士陵 黄士 士陵 钟鼎 花卉


黄士陵

黄士陵(1849-1908)近代印坛点将录作品欣赏黄士陵(1849-1908)字牧甫(一作穆甫),号倦叟,别号黟山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黄士陵出生在安徽黟县五都黄村一户书香人家。其父亲黄德华,字仲和,号印川,曾出任宁国府教授,喜诗文、擅书画、通文字训诂之学,著有《归田录》、《竹瑞堂诗钞》等多卷。由于家学渊深,耳濡目染,黄士陵自幼读书、写字、制印、绘画并举,更对篆学发生兴趣,八九岁即操刀习 详情>>

黄士陵 黄士 士陵


黄士陵菊花

此为黄士陵的“菊花”。黄士陵在跋上写“师元人粉本,略参西国画法”,所谓西国画法,就是明暗透视法。这件“菊花”的叶片正是具有以上特点,立体感很强。这件作品虽是工笔画,但非常慨恬,达到了“要言不烦”的境界,工笔具有写意效果。黄士陵(1849-1909)字牧甫,穆甫、穆父,安徽黟县人。擅书画篆刻,治印尤为有名,列清末篆刻四大家。 详情>>

黄士陵 黄士 士陵 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