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陶”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 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灰色陶器。它的烧制原理是:坯体入窑以后,用还原焰焙烧,陶胎的铁氧化物还原为二价铁,使陶胎现出灰色。烧成温度一般在840-900摄氏度左右。最高可达1100摄氏度。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 详情>>

彩绘灰陶

彩绘灰陶(PaintedGreyWare,PGW)是一种独特的陶器风格,在恒河流域一些史前后期遗址中发现,时间为公元前800-公元前500。这些陶器的表面用黑色图案进行装饰,构成了带、点、环等形状,有时也有更为复杂的花卉图案,还有树叶和太阳。 详情>>

彩绘 灰陶


彩绘灰陶

彩绘灰陶盒名称:汉代.彩绘灰陶盒英文名称:年代:尺寸:通高16.3、腹径18.2cm重量1.78kg来源:备注:汉代.彩绘灰陶盒 详情>>

彩绘 灰陶


春秋灰陶釜形盘口鼎

春秋灰陶釜形盘口鼎高22.9厘米、口径23.2厘米、足高20.7厘米。该器属砂质灰陶。盘形敞口、折沿、沿上有对称双耳,颈内收,扁圆腹、圜底。三个下部外撇的圆柱体足,器表素面,磨制光滑,是具有江南地方特征的陶炊器。 详情>>

春秋 灰陶 釜形 盘口


二里头灰陶

二里头文化因在河南偃师二里头发现而命名。根据其时间的不同,又可区分为二里头文化早期和二里头文化晚期。出土的陶器鼎多甫鬲少,另有夹砂长腹罐,大口尊,圈足盘、平底盆。豆、小罐等,酒器有觚、爵,盎等。二里头陶器的质料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较多,黑陶(包括黑皮陶)和棕陶次之,红陶已极少出现。陶器成型技术基本上都是轮制,兼有一些模制与手制。常见陶器作炊器用的主要是鼎,罐,甑。陶鼎多为敛口、深圆腹、圆底。三乳形 详情>>

二里头 二里 里头 灰陶


瓜棱灰陶

名称:瓜棱灰陶杯年代:新石器时代来源:1955年河南省郑州市出土规格:高13.9厘米材质:陶器简介:陶杯表面以较为均等的瓜棱凸起为装饰,反映出当时已有了等分的概念和处理等分的方法。从这件陶杯的子母口看,原来还应有盖。 详情>>

瓜棱 灰陶


灰陶蹲猪

【名称】汉灰陶蹲猪【类别】雕塑【年代】汉【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简介】灰陶蹲猪,汉,长8.8cm,宽10.5cm,高3.4cm。猪为泥质灰陶。猪头抬起,前蹄有力地撑起上身。造型简单,看似随意捏成,但却捕捉住了猪由睡到醒、准备起身觅食的一瞬间,生动传神。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这件灰陶蹲猪虽然形态抽象,但其肌肉骨骼却捏造地颇为 详情>>

灰陶 蹲猪


汉泥质灰陶立羊

【名称】汉泥质灰陶立羊【类别】雕塑【年代】汉【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简介】泥质灰陶立羊,汉,高12.8cm,体长15cm。此羊颈短,羊角向下弯卷略呈螺旋形,身体肥硕,四肢矮短作直立状。作品没有直接用线刻手法表现浓密的羊毛,而是用短颈、肥硕的体型与矮短的四肢表现出羊毛的厚重感,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艺术极端写实的造型手法截然不同。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要 详情>>

汉泥 泥质 灰陶 立羊


黑衣灰陶镂孔双层罐

黑衣灰陶镂孔双层罐(崧泽文化)高14.5厘米,1966年上海市青浦县寺前村遗址下层出土,上海博物馆藏。 详情>>

黑衣 灰陶 镂孔 双层


灰陶彩绘骑马俑

基本信息文物鉴赏文物注释基本信息名称:灰陶彩绘骑马俑年代:唐代材质:陶瓷收藏: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注音:huītáocǎihuìqímǎtǒng文物鉴赏此男俑高58厘米。男骑俑两臂与左腿残缺,头戴幞帽,身着左右下摆开叉长衫,具有胡服风格。脚穿长筒鞋。男骑俑面孔怪异,中部鼻梁内陷,而颧骨高突,下巴前伸,酷似小丑。此俑身体前倾,向左侧扭头窥望,双臂一前一后,似策马前行。马伸头向前,短尾,四腿挺立。文 详情>>

灰陶 彩绘 骑马


灰陶彩绘舞蹈女俑

基本信息文物鉴赏文物注释基本信息名称:灰陶彩绘舞蹈女俑年代:唐代材质:陶瓷收藏:扬州中国雕版印刷博物馆注音:huītáocǎihuìwǔdǎonǚyǒng文物鉴赏此物高28厘米。女舞俑头梳丫髻耸于发顶,身穿金黄色软质上衣,袒露披帛呈“S”形向后披至腰下。下着曳地翠绿色高腰长裙,软底锦鞋翘头露出裙边。舞俑缺双臂,但其舞姿动态十分优美,女舞俑面部丰腴,而体态轻盈,既体现了盛唐丰满的美,又表现了“楚腰纤 详情>>

灰陶 彩绘 舞蹈 女俑


灰陶带盖双层簋

灰陶带盖双层簋口径25.2厘米,通高26厘米,福泉山遗址出土。食物盛器。簋一般由器盖和器身组成,但惟独这件簋别具一格,分上、中、下三部分。上部是器盖,形制小巧,它的捉手呈弧边三角形,方便提握;中部具备两种不同的功能,既是下部的器盖,它的捉手又成为另一件簋,口沿外侧有三个横鼻;下部为器身,敛口,宽沿上有一周支口,可以容盖,口沿外侧也有三个横鼻,斜折腹,圈足外撇。从整器看,造型稳重,器型奇特,能同时盛 详情>>

灰陶 带盖 双层


灰陶抚琴俑

东汉灰陶抚琴俑高21.5厘米。云南省呈贡县大营墓出土。此俑戴圆帽,顶端系带结,全身加彩粉,身着圆领宽衣,用墨勾衣纹,脸貌端庄,右膝内曲,左膝外直伸,双腿作琴垫,右手拨琴弦,左手调音。造型朴实,表现出人物执琴弹奏时的具体形象,反映出古代传统礼乐制度的尊崇和重视。东汉时期陶俑流行,造型较西汉时期更为生动,此俑可称为东汉陶塑的代表作。 详情>>

灰陶 抚琴


灰陶贯耳壶

精品名称:灰陶贯耳壶级别:一级乙作 者:不详年 代:不详尺寸及重量:高:11厘米 口径:6厘米 底径:4.5厘米来 源:内 容:敞口、束颈,鼓腹,平底、单环大把手。收藏单位:不详 详情>>

灰陶 贯耳 耳壶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参见:商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详情>>

灰陶 刻划 三角 纹双 双系 系罐


灰陶

灰陶马汉代(前206—公元220年)Greypotteryhorse(206BC--220AD)高70厘米身长72厘米1925年购藏泥质灰陶,素面陶塑。躯体、四肢、尾分件制作组装而成,连接处有榫头。马作直立状,昂首挺胸,双耳竖立,小耳大眼,目光前视,鼻翼翕张,口裂较深。前肢柱立,后腿略弓,蹄趹较高,剪鬃束尾,身躯膘肥健壮,造型敦实具有质朴的汉像风格。 详情>>

灰陶


灰陶人面执壶

灰陶人面执壶唐代(公元618~907年)Graypotteryewerwithahumanmask高27.5口径15.5厘米新疆吐鲁番出土1929年入藏撇口,侈唇,长颈,溜肩,鼓腹,饼足。颈部旋刻凹弦纹,颈前贴一模制人面,人面黄褐土,发髻上挽中空,前额流海分梳,两侧鬓角剪齐,长弯眉大眼睛,直鼻,双唇紧抿,于眉心、两颊、下颌点戳四点,眼瞳亦点戳。颈肩之间有一圆股状鋬手,对应处设一流,流体斜上。肩部刻 详情>>

灰陶 人面 执壶


灰陶深腹双耳罐

灰陶深腹双耳罐灰陶深腹双耳罐,新石器时代磁山文化,高15.2cm,口径13.8cm,底径6cm。罐直口,深腹,下腹内收,平底。腹中部有对称的圆形饰物,器身有麻布纹。磁山文化陶器以红陶为主,也有少量泛灰色的器物,有泥质与夹砂两种。灰陶多出现于新石器时代中期,至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成为陶器中的主流产品,夏商周时期更是大量烧造。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充分氧化,因而呈现出 详情>>

灰陶 深腹 双耳


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

基本信息文物介绍基本信息【名称】: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类别】:陶瓷【年代】:夏代【尺寸】:高72厘米,腹径60厘米。【文物出土】:1956年太原市光社村出土【文物现状】:山西博物院收藏文物介绍灰陶绳纹卵腹三足瓮,该器物泥质灰陶,通体饰绳纹。又叫蛋形瓮,其渊源应是仰韶文化尖底瓶与河套地区土著文化蛋形瓮。该器着地平稳,又利于通风防潮,非常实用,很有地域特色。山西新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沿用很久。 详情>>

灰陶 绳纹 纹卵 卵腹 腹三 三足 足瓮


灰陶执炊女俑

参见:隋灰陶执炊女俑 详情>>

灰陶 执炊 炊女 女俑


良渚灰陶豚形壶

名称:良渚灰陶豚形壶类别:陶器年代:良渚文化(公元前2600-2000年)尺寸:长32.47厘米收藏:南京博物院出土时间及地址:1960年江苏吴江梅埝出土文物鉴赏:良渚灰陶豚形壶形似江豚,俯首翘尾,尖嘴睁眼,栩栩如生。 详情>>

良渚 灰陶 豚形 形壶


磨光灰陶手鼓

齐家文化磨光灰陶手鼓全长23.6厘米。细泥灰陶,色青灰。器体呈筒身扩端,小端为小喇叭形,可扬声;大端盆口形,口沿向外圆卷,可捆扎鼓面。敲击大端,鼓面发声,小端可起共振扬声的作用。内壁抹光,外表磨光,器形小巧,制作精美,保存完好。齐家文化陶器以橙黄色陶及褐红色陶居多,灰陶较少,此件磨光灰陶手鼓造型设计科学,陶质细腻坚固,是齐家文化灰陶中的精品。1988年出土于甘肃庄浪县朱店镇董家湾村。 详情>>

磨光 灰陶 手鼓


灰陶

【名称】:商灰陶盉【类别】:陶器、灰陶、盉【年代】:商代【文物原属】:商代酒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度12.3cm,口径8.2cm,4.8cm。此件灰陶盉其造型规整,胎质较细腻,肩、腹部装饰简单的弦纹。整个器物显得造型古朴,装饰简练。盉(hé音禾)直口微外撇,肩部一侧置管状流,对应一侧为牺首形柄。圜底,下承以三足。肩、腹部分别饰二、四道弦纹。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或说是古人调和酒 详情>>

灰陶


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

【名称】商灰陶刻划三角纹双系罐【类别】陶器、灰陶【年代】商代【文物原属】商代盛水器【文物现状】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简介】高14.5cm,口径10.1cm,足径9.4cm。罐撇口,短颈,溜肩,鼓腹,腹以下渐内收,圈足外撇,底部微向外凸。腹部对称置双系,系中间有一小圆孔。腹部刻划正反三角纹饰。此罐造型古朴,装饰简练,堪称商代灰陶中的典型作品。灰陶的形成是因为陶器在弱还原气氛中烧造,陶土中的氧化铁不能被 详情>>

灰陶 刻划 三角 纹双 双系 系罐


灰陶素面磨光爵

商灰陶素面磨光爵高15.9厘米、长16.4厘米。该器属细泥质灰陶。椭圆形敞口,前有长流,后有三角体尖尾,腹内凹,平底。三一个长锥状足,器侧有扁圆体拱形鋬。通体素面,磨制光滑。形制与同期铜爵基本相同。系商代主要酒器之一。 详情>>

灰陶 素面 磨光


兽形灰陶

基本信息藏品介绍基本信息【藏品名称】:兽形灰陶盉【藏品材质】:彩陶【藏品时代】:齐家文化(距今4100—3700年前)【藏品来源】:1999年,天水市出土。【藏品现状】:甘肃省博物馆收藏【藏品级别】:一级文物藏品介绍兽形灰陶盉,该藏品高29.2厘米,底径10.2厘米长流高颈、流上伸、扁圆口,口、腹之间有一把,颈、腹部有弦纹三组,流部及把上部各有堆纹两组。 详情>>

兽形 灰陶


灰陶执炊女俑

隋灰陶执炊女俑高20厘米、吹火俑高11厘米。该器灶台长方形,灶面有两个置炊器的圆火眼,一端有隔火山墙,一端为烟囱。一俑头顶盘双髻,上着窄袖对襟衫,胸襟敞开,下系多褶长裙,立于灶前,左手撑在灶台上,右手作翻炒状。一俑头顶梳单髻,衣饰与前者同,蹲于灶口,双手持一长管在吹火。泥质灰陶,表色土红。形象地再现了当时家内奴婢的庖厨劳作。 详情>>

灰陶 执炊 炊女 女俑


西周灰陶双耳壶

西周灰陶双耳壶高13.9厘米、口径6.8厘米。泥质灰陶。直口,长颈,深腹圆鼓,平底。口与下腹间有两个对称的双弧宽鋬。耳面与腹部饰有划纹与剔点纹。 详情>>

西周 灰陶 双耳


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灰陶

基本信息文物简介基本信息名 字: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灰陶簋级 别:二级年 代:石器尺 寸:高8.9,口径19,底径,13.4厘米来 源:浙江省文管会收藏单位:浙江省博物馆文物简介口微敛,浅腹,外壁内敛,连外撇圈足。圈足上部饰有“□□□”图案一周。器形完整。 详情>>

新石器时代 新石 石器 器时 时代 马家浜文化 马家 家浜 浜文 文化 灰陶


东汉灰陶持锸男立俑

基本信息简介基本信息【名称】东汉灰陶持锸男立俑【类别】雕塑【年代】东汉【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简介灰陶持锸男立俑,东汉,高48.2cm,四川彭山崖墓出土。陶俑头戴圆形笠帽,头发在脑后向上绾起。双眼微合,面部略带笑意。上身内穿圆领衣,外为两层右衽衣,外衣有缘,袖口挽起,腰中系带,下着裤,足穿布履。腰中垂挂环鼻刀,左手持箕状物,右手拄长柄锸,锸立于双足之间。此类俑,有的称为工人俑,有的称为执箕铲俑 详情>>

东汉 灰陶 持锸 锸男 男立 立俑


东汉泥质灰陶幼龄羊

基本信息简介基本信息【名称】东汉泥质灰陶幼龄羊【类别】雕塑【年代】东汉【文物现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简介泥质灰陶幼龄羊,东汉,高4.3cm,体长6.6cm,河南辉县出土。小羊无角,颈略细,两耳在头两侧平直地支起,头向前伸探,口张开似鸣叫状,身体较单薄,无肌肉感,尾部短小微翘,四肢前后分立作行走状。这件作品所塑造的形像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宛如一只误入歧途的小羊正在寻觅归途,且走且鸣,情景生动。陶羊作为随 详情>>

东汉 泥质 灰陶 幼龄


灰陶

灰陶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斐李岗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仰韶文化、龙山文化时期都有一定数量的灰陶,特别是用于蒸煮的器皿,多为夹砂灰陶。到夏代(二里头文化早期)以灰陶和夹砂陶则占据主要位置。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灰色陶器。它的烧制原理是:坯体入窑以后,用还原焰焙烧,陶胎的铁氧化物还原为二价铁,使陶胎现出灰色。烧成温度一般在840-900摄氏度左右。最高可达1100摄氏度。根据胎质的粗细及含砂与否,可分为泥质灰陶 详情>>

灰陶


灰陶

灰陶盉灰陶盉,商,高12.3cm,口径8.2cm,足距4.8cm。盉(hé音禾)直口微外撇,肩部一侧置管状流,对应一侧为牺首形柄。圜底,下承以三足。肩、腹部分别饰二、四道弦纹。此件灰陶盉为商代遗物,其造型规整,胎质较细腻,肩、腹部装饰简单的弦纹。整个器物显得造型古朴,装饰简练。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或说是古人调和酒、水的器具,在商代的陶器和青铜器中都可见到。盉的基本造型是深腹,圆口,前有流,后有柄。灰 详情>>

灰陶


灰陶彩绘豆

【名称】:灰陶彩绘豆【类别】:陶器【年代】:新石器时代【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简介】:泥质灰陶。豆盘外壁彩绘红褐和淡黄两色组成的宽带纹和弧带纹,圈足部位彩绘一周红褐色宽带纹。新石器时代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彩绘陶是在器物烧成后进行彩绘,易于脱落,因而十分难得。灰陶彩绘豆(崧泽文化)泥质灰陶。豆盘外壁彩绘红褐和淡黄两色组成的宽带纹和弧带纹,圈足部位彩绘一周红褐色宽带纹。新石器时代南方部分地区流行的 详情>>

灰陶 彩绘


灰陶持锸男立俑

【灰陶持锸男立俑介绍】灰陶持锸男立俑,东汉,高48.2cm,四川彭山崖墓出土。陶俑头戴圆形笠帽,头发在脑后向上绾起。双眼微合,面部略带笑意。上身内穿圆领衣,外为两层右衽衣,外衣有缘,袖口挽起,腰中系带,下着裤,足穿布履。腰中垂挂环鼻刀,左手持箕状物,右手拄长柄锸,锸立于双足之间。此类俑,有的称为工人俑,有的称为执箕铲俑,但对于此类俑的身份,则未见深入论述,我们推测可能与治水有关,这可以从其它出土文 详情>>

灰陶 持锸 锸男 男立 立俑


灰陶大酒尊

基本资料详细介绍相关资料基本资料中文名称:灰陶大酒尊英文名称:Biggraypotteryzun又名:大汶口文化大口尊、“日月山”灰陶大酒尊其上“日月山”符号是中国考古发现中最早的文字符号。详细介绍有酒神庇护的大口尊此尊出土于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的一座大汶口文化晚期墓葬中,口大腹深,底部尖突。外表呈灰色,遍饰篮纹,在腹的上部刻画一组图像,上为圆圆的太阳,下是五个山峰相连的山脉,中间似飘浮的云气,又像 详情>>

灰陶 大酒 酒尊


灰陶大口尊

基本资料简要说明源起功用基本资料规格:高39厘米Height39cm年代:二里头文化ErlitouCulture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夏商周时期酒器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主题词或关键词:尊灰陶辅助分类项:酒具中文名称:灰陶大口尊英文名称:Greypotteryzunwithabigmouth简要说明灰陶大口尊出土于河南省偃师市二里头遗址,是一件陶质贮酒器。泥质深灰陶,高 详情>>

灰陶 大口


灰陶单耳鬲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介绍中文名称灰陶单耳鬲英文名称greypotteryliwithahandle介绍鬲--空袋足饮具的典型最早的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在青铜鬲出现之前,陶鬲一直是主要的炊器,鬲的外形似鼎,但三足内空,目的是为了增大受热面积以更好地利用热能,它的主要用途是煮粥、制羹和烧水,与甑、?[类蒸食器有所不同。在制作陶鬲时,一般要在粘土中加入一定比例的砂粒、蚌粉或谷壳,以便在煮食过程中能承受高 详情>>

灰陶 单耳鬲 单耳 耳鬲


灰陶蹲猪

【灰陶蹲猪介绍】灰陶蹲猪,汉,长8.8cm,宽10.5cm,高3.4cm。猪为泥质灰陶。猪头抬起,前蹄有力地撑起上身。造型简单,看似随意捏成,但却捕捉住了猪由睡到醒、准备起身觅食的一瞬间,生动传神。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与现在的家猪形体十分相似,说明当时对猪的驯化已具雏形。这件灰陶蹲猪虽然形态抽象,但其肌肉骨骼却捏造地颇为准确,表现了塑造者在日常生活中细致的观察力。 详情>>

灰陶 蹲猪


灰陶加彩乐舞杂技俑

【历史时期】西汉文物【规格】座宽47.5厘米,长67厘米。【出土地点】山东省济南市无影山【收藏地点】中国历史博物馆【外观】这件陶塑组雕,成功地塑造了二十多个人物形象,突出乐舞剧主题和杂技的高难度技巧。神态逼真,动静统一,主次分明,有声有色。 详情>>

灰陶 加彩 乐舞 杂技


灰陶

东汉,宽31厘米,私人藏。平面方形,是一座中等规模的住宅楼。房屋在方形宅基的两边呈曲尺形相联,人字形屋顶。院墙又和房屋相接。墙壁一侧有门洞。墙体有平均间隔的竖向开光。楼梯自一层延伸至二层,厕所挖有整整齐齐的坑,在下面喂猪。二楼的阳台上站着一个孩子,里面有三个干活的人。一层主要为饲养家畜和干农活的场所。 详情>>

灰陶


灰陶母子卧猪

【灰陶母子卧猪介绍】陶母子卧猪,北朝,长19.5cm、宽8cm、高10.5cm。猪为泥质灰陶。母猪安详地平卧,身下的猪仔挤成一排正贪婪地吃奶。有趣的是有一只小猪没有占上吃奶的位置,焦急地在它的兄弟们的头上踩来踩去寻找母亲的乳头,小小的细节使生活气息愈加浓厚。这件灰陶母子卧猪应当是墓葬中陪葬的家畜类明器,用模压制而成,体现出北朝时期的明器制造已呈现一定的规模。 详情>>

灰陶 母子 卧猪


灰陶鸟形鬶

简介工艺特色实物鉴赏相关资料简介中文名称:灰陶鸟形鬶英文名称:greypotteryguishapedofbird山东史前文化的特产是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所特有的器物,也是中国古代炊具中最有特色的一种。时代上,它发端并勃兴于大汶口和龙山文化,此后即告消亡;地域上,也只存在于山东省及其附近,其他地区鲜有出土。工艺特色比鬲先进的烹煮食具的功用与鬲相同,也是烹煮食品的器具,但因它具有尖嘴(即考古界所 详情>>

灰陶 鸟形 形鬶


灰陶三足盘

名称中文名称:灰陶三足盘英文名称:Three-leggedgreypotterytray介绍夏文化的标准盛食具这件陶盘于河南省洛阳市东干沟遗址出土,功能与陶豆相同,也是盛食具。它是在敞口平底的浅盘下附着了三片上宽下窄的瓦形足,因此又叫瓦足皿。瓦足皿在中原地区发现很多,均系泥质陶,流行于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及二里头文化。这一时期正与历史上的夏王朝相当,因此瓦足皿也就成了夏文化中最有代表意义的器皿之一。夏 详情>>

灰陶 三足 足盘


灰陶剔刺纹镂孔豆

名称:灰陶剔刺纹镂孔豆作者:尺幅:高14.3厘米现收藏者:上海博物馆藏作品简析:1976年上海市青浦县崧泽文化墓葬出土(崧泽文化) 详情>>

灰陶 剔刺 刺纹 纹镂 孔豆


灰陶犀牛

基本信息简介基本信息【年代】东晋【名称】灰陶犀牛【文物出土】1955年南京市砂石山东晋墓出土【文物现状】南京博物院藏简介高20.5厘米长28厘米此件取自犀牛,造型注重写实。牛首前伸,鼻孔圆大,嘴微张,两耳坚硬,额上有一角呈弧形状向前上方翘起。躯体粗大。起伏有致,两侧有四道阴刻线条,示以区分前、后腿部肌肉,四足平稳站地,腿部关节分明,尾巴紧贴臀部。犀牛腹体中空,在背部还饰有四角(三角呈弧形状向前上方 详情>>

灰陶 犀牛


灰陶玄武砚

参见:唐灰陶玄武砚 详情>>

灰陶 玄武


灰陶猪首形

名称:灰陶猪首形类型:彩陶年代:新石器时代泥质灰陶。直口,方唇,直壁,圜底,口部一侧有流。近底部压印一周曲线纹。倒置形似一头肥猪,流部成猪首状。五官俱全。表明猪在崧泽文化时期已成为驯养的家畜。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详情>>

灰陶 猪首 首形


灰陶竹节形瓶

【名称】:灰陶竹节形瓶【类别】:陶器【年代】:【文物原属】:【文物现状】: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简介】:此瓶高23.8厘米,口径8.6厘米,泥质灰陶。侈口,凸肩,凹弧形腹,下有三个扁方形矮足。器身饰竹节形凸棱七周,宛如一段竹节,简洁明快。 详情>>

灰陶 竹节 形瓶


灰陶豚形壶

灰陶豚形壶良渚文化公元前2600-2000年长32.47厘米1960年江苏吴江梅埝出土。形似江豚,俯首翘尾,尖嘴睁眼,栩栩如生。现藏南京博物院。 详情>>

灰陶 豚形 形壶


夹砂灰陶

基本信息文物简介基本信息中文名称:夹砂灰陶斝英文名称:greypotteryjiamixedwithsand规格:口径25厘米通高20.5厘米出处:走进珍宝世界:中国古代饮食具年代:新石器时代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饮食具栏目关键词:炊食具茹毛饮血与原始熟食的结束—新石器时代饮食具收藏地: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题词或关键词:斝龙山文化辅助分类项:饮食具文物简介鬲的近亲此斝河南省济源市原城遗址出 详情>>

夹砂 灰陶


夹砂灰陶鸟足鼎

夹砂灰陶鸟足鼎名称夹砂灰陶鸟足鼎介绍(关于夹砂灰陶鸟足鼎制作工艺夹砂灰陶鸟足鼎详细资料类型其他)夹砂灰陶鸟足鼎名称中文名称:夹砂灰陶鸟足鼎英文名称:Greypotterydingmixedwithsandandwithbird-shapedleg夹砂灰陶鸟足鼎介绍鼎--龙山文化最常见的炊具鼎是龙山时代最常见的炊具。这件陶鼎由山东省潍坊市姚官庄遗址出土,上部实际是一个敞口深腹盆,下部是鸟首形的三足。 详情>>

夹砂 灰陶 鸟足 足鼎


夹砂灰陶绳纹鬲

名称介绍其他资料名称中文名称:夹砂灰陶绳纹鬲英文名称:Cordedgreypotterylimixedwithsand介绍王者之气在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陶鬲中,高度超过半米的可谓凤毛麟角。因此这件形制巨大的陶鬲,在中原地区龙山时代炊具中鲜有堪与相匹者。此鬲河南省济源市原城遗址出土,综合采用模制、轮制、手制多种制陶工艺,以夹砂陶制成,陶胎厚重,陶色纯正,实为近年出土的龙山炊具中的精品。鬲明显地分 详情>>

夹砂 灰陶 绳纹 纹鬲


泥质灰陶立羊

泥质灰陶立羊泥质灰陶立羊,汉,高12.8cm,体长15cm。此羊颈短,羊角向下弯卷略呈螺旋形,身体肥硕,四肢矮短作直立状。作品没有直接用线刻手法表现浓密的羊毛,而是用短颈、肥硕的体型与矮短的四肢表现出羊毛的厚重感,这种避实就虚的方法是中国古代雕塑的传统表现手法,与西方艺术极端写实的造型手法截然不同。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因此,要将死者生前所拥有的物品随葬,以供其在另一个世界继续享用,由此产生了各 详情>>

泥质 灰陶 立羊


泥质灰陶

外型数据身体特征外型数据泥质灰陶羊,东汉,高17cm,体长12cm,河南辉县出土。身体特征陶羊身体粗壮,肌肉感明显,下腹部有乳头垂吊,头略仰起向左侧扭转,两耳在头两侧平直地支起,口张开似在鸣叫,四肢前后分立作行走状。作品表现的似乎是一头正在寻找羔仔的母羊,心急切切,唤声阵阵,形象自然生动。古代匠师用雕塑的技法将生活中观察到的动物形象艺术化地表现出来,这些作品在今天看来仍可得到美的感受。 详情>>

泥质 灰陶


泥质灰陶幼龄羊

泥质灰陶幼龄羊,东汉,高4.3cm,体长6.6cm,河南辉县出土。小羊无角,颈略细,两耳在头两侧平直地支起,头向前伸探,口张开似鸣叫状,身体较单薄,无肌肉感,尾部短小微翘,四肢前后分立作行走状。这件作品所塑造的形像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宛如一只误入歧途的小羊正在寻觅归途,且走且鸣,情景生动。陶羊作为随葬品在众多动物形象的陶俑中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是深入了解古代礼制的重要资料。它不仅是古时丧葬制度与生活习 详情>>

泥质 灰陶 幼龄


齐家文化磨光灰陶手鼓

【名称】:齐家文化磨光灰陶手鼓【类别】:陶器【年代】:旧石器时代【文物原属】:齐家文化遗物【文物现状】:1988年出土于甘肃庄浪县朱店镇董家湾村【简介】:全长23.6厘米。细泥灰陶,色青灰。器体呈筒身扩端,小端为小喇叭形,可扬声;大端盆口形,口沿向外圆卷,可捆扎鼓面。敲击大端,鼓面发声,小端可起共振扬声的作用。内壁抹光,外表磨光,器形小巧,制作精美,保存完好。齐家文化陶器以橙黄色陶及褐红色陶居多, 详情>>

齐家 文化 磨光 灰陶 手鼓


兽形灰陶

1.中文名称:2.英文名称:3.基本简介4.出土背景5.文物功能:6.文化背景:7.相关文物1.中文名称:兽形灰陶鬶2.英文名称:Beast-shapedgraypotterygui3.基本简介文物时期: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DawenkouCultureoftheNeolithicAge)外形简介:口径5.4厘米、长26厘米、通高21.5厘米(MouthDia.5.4cm·Length26cm· 详情>>

兽形 灰陶


灰陶玄武砚

【名称】:唐灰陶玄武砚【类别】:陶器【年代】:唐代【文物原属】:【文物现状】:1976年济南市历城县小白庄出土,现藏济南市博物馆。【简介】:高8.3厘米,长20厘米,宽13.4厘米陶质细腻。砚体作龟形,引颈侧视,四足踞地,背部下凹作砚面。造型别致。 详情>>

灰陶 玄武


新石器时代灰陶兽纹尊

灰陶兽纹尊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物。1989年出土于陕西省米脂县武郁渠村,高21.7厘米,口径7.4厘米。现收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为陕西龙山文化遗物。泥质灰陶制成。通体刻划纹饰,图案清晰,构图抽象。颈部刻一动物,形似龟,长足;腹部刻数道斜线纹。这种装饰在迄今为止的考古发现中仅此一例,是研究陕北地区龙山文化面貌的重要实物资料。 详情>>

新石器时代 新石 石器 器时 时代 灰陶 兽纹 纹尊


猪首形灰陶

【名称】:猪首形灰陶【类别】:陶器【年代】:崧泽文化时期【文物原属】:崧泽文化遗物【文物现状】:【简介】:泥质灰陶。直口,方唇,直壁,圆底,口部一侧有流。近底部压印一周曲线纹。倒置形似一头肥猪,流部成猪首状。五官俱全。表明猪在崧泽文化时期已成为驯养的家畜。 详情>>

猪首 首形 灰陶


猪形灰陶

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基本简介类型出土背景文化背景中文名称猪形灰陶鬶英文名称Pig-shapedgraypotterygui基本简介规格:长21.5厘米、通高18.5厘米Length21.5cm·TotalHeight18.5cm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年代: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DawenkouCultureoftheNeolithicAge类型质地类型:陶器功用类型:酒具栏目关键词:史前时期酒具收藏地: 详情>>

猪形 灰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