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乱”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霍乱


霍乱( cholera)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传播。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痉挛少尿和无尿为特征。严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症或酸中毒而死亡。在医疗水平低下和治疗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病死率甚高。 西医学名:霍乱 英文名称:cholera 所属科室:内科 - 主要症状:呕吐,腹泻 主要 详情>>

o139霍乱

一、流行病学二、O139群霍乱在国内外流行的近况三、防治策略和措施过去一直认为只有O1群霍乱弧菌即古典型霍乱弧菌与埃尔托霍乱弧菌才能引起霍乱流行,非O1群霍乱弧菌或称不凝集弧菌(NAG)即自O2—O138群霍乱弧菌大多不引起人类疾病或仅引起散发性肠炎与肠道外感染,也不引起霍乱大流行,但1992~1993年在印度和孟加拉国,却新发现一种非O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霍乱样腹泻病的暴发流行,该菌既不与O1群霍 详情>>

o139 139 霍乱


非01霍乱弧菌肠炎

概述病因(1、发病原因2、发病机制)症状(1、吐泻期2、脱水期3、恢复期)检查(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血清学检查)概述非01霍乱弧菌肠炎为非01群霍乱弧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胃肠炎型和痢疾型。近年来,随着霍乱发病率的下降,非01群霍乱弧菌感染流行的范围、强度和致病力有上升趋势,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该菌株首次从孟加拉湾沿岸地方分离,建议其同义词为“Bengal”型。听从 详情>>

01 霍乱 弧菌 肠炎


霍乱

病名。突然腹中绞痛,吐泻不得。俗称搅肠痧、斑痧、乌痧胀。多因冷气搏于肠胃,或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闭塞经隧,气滞血凝,中气拂乱所致。《诸病源候论·干霍乱候》:“干霍乱者,是冷气搏于肠胃,致饮食不消,但腹满烦乱、绞痛、短气,其肠胃先挟实,故不吐利。”《杂病源流犀烛·霍乱源流》:“干霍乱,即俗云搅肠痧,亦由胃气虚,猝中天地邪恶污秽之气,郁于胸腹间,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以致肠胃绞痛异常,胸腹骤胀,遍体紫 详情>>

霍乱


海地霍乱疫情

据新华社太子港11月19日电(记者万后德)海地卫生部门19日说,当天海地又有76人死于霍乱。至此,霍乱疫情已在海地造成逾1200人死亡。海地霍乱疫情持续已有一个月,全国10个省中现有8个暴发霍乱疫情,目前仍有近两万名患者在医院接受治疗。源于北部的霍乱疫情在蔓延至首都太子港后,防控形势愈发严峻。有分析说,今年1月海地大地震后,首都太子港成千上万灾民至今仍住在简易帐篷内,卫生条件恶劣,饮用水安全无法保 详情>>

海地 霍乱 疫情


霍乱毒素

详情>>

霍乱 毒素


霍乱烦渴

病证名:渴证之一,指霍乱吐泻耗伤津液而致的口渴。《圣济总录》卷三九:“霍乱吐利之人,重亡津液,则藏气不和,上焦热,津液不足,故霍乱而烦渴也。”《症因脉治》外感霍乱烦渴和内伤霍乱烦渴。外感霍乱烦渴者,吐泻之后心下烦闷,唇干燥,口渴引饮,脉多沉滑或躁疾。宜用知母石膏汤、葛根清胃汤、人参白虎汤等方。内伤霍乱烦渴者,吐泻之后心烦而渴,渴不引饮,口干而唇舌不干,脉沉细而软,或躁疾、或浮大而空。宜用人参生脉散 详情>>

霍乱 烦渴


霍乱

霍乱菌(huoluanjun)(Vibriocomma)即霍乱弧菌是引起人体消化道严重病患的一种弧菌。菌体弯曲如弧形或逗点状,长1~3微米,宽0.3~0.6微米。直接从病人排出的米泔水样粪便作涂片镜检,常可见弧菌彼此连接,平行排列如“鱼群”状。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稍久,菌体可变成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无芽孢和荚膜,细胞一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人被霍乱菌感染后的主要症状为剧烈的吐泻、脱水,严重时可致死 详情>>

霍乱


霍乱灭活疫苗

详情>>

霍乱 活疫苗 活疫 疫苗


霍乱审证举要

霍乱专著。一卷。清·连文仲撰。刊于1899年。书中论述霍乱阴证、阳证,参考西说以阐发各地不同的水土气候对霍乱发病的影响,列表辨析霍乱诸证的脉证特点。末附王孟英《霍乱论》中一些方剂、连氏经验方及外治、针灸各法,曹炳章又增补霍乱寒热辨证等内容。现存清刻本,后编入《中国医学大成》本。 详情>>

霍乱 审证 举要


霍乱新论

霍乱专著。①清·姚训恭撰。不分卷。刊于1902年。作者论述霍乱病的脉、舌、证、治,分析其死候;并重点介绍其先辈所传的霍乱效方,末附作者医案。②恽铁樵撰。一卷。作者以中西汇通的观点,列述霍乱的病因、病状、病理、病机、用药以及干霍乱、妊娠霍乱、产后霍乱等不同的证候表现和治法。并介绍了霍乱效方辟瘟丹。现存清刻本、民国铅印本。又辑入《药盦医学丛书》中。 详情>>

霍乱 新论


急救霍乱

中医书名,清代华岳原著,金德鉴增删。该书以问答形式阐述霍乱的病因病机、书后附霍乱急救方二十三首及急救法等。成书于清咸丰七年,后人收入《金氏医书四种》丛书中。 详情>>

急救 霍乱


伤暑霍乱

伤暑霍乱,病名。因感受暑邪所致上吐下泻的霍乱证。见《张氏医通·霍乱》。证见上吐下泻,身热烦渴,气粗喘闷,神情躁扰,甚则昏闷,抽掣,厥逆少气,唇面爪甲皆青,六脉俱伏,吐出酸秽,泻下臭恶,便溺黄赤。治宜急救回生丹、解毒活血汤等;轻者可选用香薷饮冷服,或竹叶石膏汤、六一散等方。参见热霍乱、霍乱条。 详情>>

伤暑 霍乱


湿霍乱

湿霍乱,病名。见《外台秘要》卷六。①指饮食生冷,或感受湿、寒、暑邪,发病时有吐利、腹痛、转筋等症,与干霍乱之欲吐泻不得、病情较重者有别。《医林绳墨·霍乱》:“若吐利并行而腹中绞痛,坐卧不安,甚则转筋,名之曰湿霍乱。”《伤寒明理论·霍乱》:“干霍乱死者多,湿霍乱死者少,盖吐利则所伤之物得以出泄,虽霍乱甚,则止于胃中水谷,泄尽则止矣。”治宜六和半夏汤、藿香正气散、木瓜汤等方加减。相当于现代医学之急性胃 详情>>

霍乱


湿气霍乱

湿气霍乱,病名。指湿气伤中所致之霍乱。以霍乱吐泻水饮为主证。《症因脉治·霍乱》:“湿气霍乱之证,……但因时令湿淫之气,一旦挥霍撩乱,吐泻水饮。”其脉沉伏或沉濡,方用五苓散、平胃散、藿香正气散等方加减。参见霍乱、湿霍乱条。 详情>>

湿气 霍乱


痰饮霍乱

痰饮霍乱,病证名。指痰饮病兼见呕泻、腹痛等症。见《症因脉治·霍乱》。此证由脾虚、痰饮聚于中脘,中气升降失常,临床多见胸脘懊憹,心胁痞闷、疼痛,泛泛欲吐,腹中雷鸣,或发怔忡心悸,忽发呕吐、泄泻,胸腹疼痛。脉多滑大,或沉滑、滑数。此处之霍乱,多指急性胃肠炎所致之胃肠功能紊乱。治宜以蠲饮、调中、止泻为大法。宜二陈汤、平胃散、平陈汤、导痰汤等。参见痰涎、霍乱条。 详情>>

痰饮 霍乱


吸附霍乱菌苗

吸附霍乱菌苗本品系用霍乱弧菌古典型、el-tor型分别培育、杀菌后,经稀释成所需浓度加氢氧化铝吸附制成。用于预防霍乱、副霍乱。【用法】(1)重点用于港口、铁路沿线工地工作人员,下水道、粪便、垃圾处理人员,饮食业、医务防疫人员,水上居民,旅游者及旅游服务人员,以及卫生条件较差的地区、霍乱流行的地区和流行感染威胁地区的人群。(2)肌内注射于上臂外侧三角肌处。(3)初次注射本菌苗者需注射2次,间隔4~8 详情>>

吸附 霍乱 菌苗


夏秋霍乱

病名。夏秋季节饮冷伤食,或湿热伏遏所致吐泻交作之证。《张氏医通》卷四:“夏秋霍乱,多食冷水瓜果所致,宜木香、藿香、陈皮、厚朴、苏叶、生姜。四肢重著,骨节烦疼,此兼湿也,二术、二苓、厚朴、陈皮、泽泻。”“凡夏秋霍乱,有一毫口渴,即是伏热,不可用温理脾胃药。如燥湿,小便不利,五苓散为主,本方中肉桂亦宜酌用。”参见霍乱条。 详情>>

夏秋 霍乱


夏月霍乱

病名。夏季饮食后冒寒伤湿所致吐泻交作之证。《张氏医通》卷四:“夏月霍乱,吐泻作渴,胃苓汤加半夏、藿香;面赤口干,加炒川连。春夏秋三时,饮食后触冒暴寒,成此症者,藿香正气散。若吐利转筋,为风木行脾,平胃散加木瓜。”参见伤寒霍乱、霍乱条。 详情>>

夏月 霍乱


胰性假性霍乱

血管活性肠肽瘤。由于VIP瘤产生大量的VIP而引起的疾病,表现为低钾血症,无胃酸,水样腹泻为特征。 详情>>

胰性 假性 霍乱


霍乱转筋酒方

治霍乱转筋酒方——(霍乱)(《本草纲目》)【配方】生姜三两。【制法】捣,酒一升煮三两沸。【主治】霍乱转筋,入腹欲死。【用法】服,仍以姜捣贴痛处。说明:《本草纲目》卷二十六生姜条注“引外台秘要”,本方名系笔者所加。 详情>>

霍乱 转筋 酒方


霍乱病霉

猪霍乱病霉hogcholeravirus指猪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的病原病毒。为To-ga病毒科Pesti病毒属的病毒。对其它动物无致病性。曾有人认为猪霍乱是沙门氏菌属中的猪霍乱菌引起的疾病,但根据DeSchweinitz及Dorset等(1903)的研究,证明猪霍乱菌是继发性感染菌。猪霍乱病毒的病毒粒子大小约为40毫微米,认为是RNA病毒。受感染的猪的血液及各种脏器中均含有极多的病毒,通过粪、尿及鼻 详情>>

猪霍乱 猪霍 霍乱 病霉


转筋霍乱

转筋霍乱病名。见《景岳全书·杂证谟》。即霍乱转筋。症状:上吐下泻,失水过多,以致两小腹腓肠肌痉击,不能伸直。 详情>>

转筋 霍乱


安徽蒙城霍乱

参见:安徽蒙城霍乱疫情 详情>>

安徽 蒙城 霍乱


安徽蒙城霍乱疫情

新华网合肥8月29日电:8月16日以来,安徽蒙城县陆续报告霍乱病例30例。目前蒙城县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采取多种措施防控霍乱疫情。据蒙城县卫生局副局长王林介绍,8月16日,蒙城县城发现首例霍乱确诊病例,县政府迅速启动四级应急响应,随着疫情发展,22日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蒙城县要求确保不出现一例死亡病例。蒙城县应急指挥部要求成立病人救治包保小组,调查清楚患者发病前一周活动情况和病人密切接触者人员名单 详情>>

安徽 蒙城 霍乱 疫情


霍乱弧菌感染

简介病因学和流行病学症状,体征和诊断预防和治疗临床表现简介这类弧菌在生化和血清学方面均不同于霍乱弧菌,可因致病菌种的不同而引起伤口感染,肠毒症或腹泻.病因学和流行病学非霍乱弧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拟态弧菌,溶藻弧菌,霍氏弧菌,创伤弧菌和所谓的非凝集性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盐菌,在日本和美国沿海地区暴发流行的食源性(未烧透的海鲜,通常是虾)腹泻归因于该细菌.这种细菌既不产生肠毒素也不侵入血流,但可损 详情>>

霍乱 弧菌 感染


霍乱

副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古典生物型和艾尔托(ElTor)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诊断要点(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治疗(一般治疗补液疗洁抗菌治疗其他治疗)具体药物治疗(西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预防与调养相关介绍诊断要点流行病学资料夏秋季节,在流行区有无密切接触史1周内有喝生水、食物不洁、聚餐史、周围环境及个人卫生条件差有助诊断。临床表现潜伏期短者数小时,长者3d--5d,一般为1d 详情>>

霍乱


霍乱吐方

方 名:干霍乱吐方(涌吐之剂)总 结:霍乱编 号:005组 成:烧盐﹑热童便主 治:治干霍乱欲吐不得吐,欲泻不得泻,腹中大痛者。归 经:此足太阴阳明药也。方 义:(1)吐泻不得,邪结中焦,咸能软坚,可破顽痰宿食。炒之则苦,故能涌吐。(2)童便本人身下降之气,引火下行,乃归旧路,味又咸寒,故降火甚速。盐涌于上,溺泄于下,则中通矣。(3)方极简易,而有回生之功,不可忽视。变化方:本方单用烧盐,热水调饮 详情>>

霍乱 吐方


海地霍乱

2010年10月21日海地医学协会主席克洛德·苏雷纳宣布海地北部地区近日暴发霍乱,已造成135人死亡,近1500人染病。据当地医护人员分析,疫情可能与当地水质问题有关。相关部门已经采取措施控制疫情。但一些民众认为霍乱病毒是由联合国维和部队的尼泊尔籍士兵传入,还曾引发了抗议示威和相关暴力冲突等事件。此外,海地邻国多米尼加也已发现霍乱病例。疫情背景疫情发展(国内情况牵连邻国引发暴乱)联合国反应事件影响 详情>>

海地 霍乱


霍乱

霍乱(cholera)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两种甲类传染病之一,由霍乱弧菌(Vibriocholerae)污染水和食物而引起传播。临床上以起病急骤、剧烈泻吐、排泄大量米泔水样肠内容物、脱水、肌痉挛少尿和无尿为特征。严重者可因休克、尿毒症或酸中毒而死亡。在医疗水平低下和治疗措施不力的情况下,病死率甚高。西医学名:霍乱英文名称:cholera所属科室:内科-主要症状:呕吐,腹泻主要病因:细菌感染传染性 详情>>

霍乱


霍乱爆发

简介霍乱蔓延英吉利海峡霍乱迅速流行传播方式简介霍乱是由污水中的细菌引起的。在历史上,霍乱在印度和东南亚常有发生。但在1817年,一种特别严重和致命的霍乱病在印度加尔各答地区突然流行。在此后的15年中,霍乱向西传到世界其他大多数地方。与较早发生的黑死病相似,它是通过旅行者、商人和水手传播出去的。霍乱蔓延当报道说,霍乱开始从印度北部、阿富汗和波斯(即今伊朗枣译注)传到欧洲后,欧洲人开始惊慌起来。到18 详情>>

霍乱 爆发


霍乱病因病机

基本概述病理基本概述霍乱是以起病急骤,猝然发作,上吐下泻,腹痛或不痛的疾病。因病变起于顷刻之间,挥霍撩乱,故名霍乱。中医霍乱的范围较广,包括西医的霍乱、副霍乱、急性胃肠炎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疾病。为了加以区别,有人将霍乱、副霍乱称为“真霍乱”,将急性胃肠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称为“类霍乱”。本病多发生于夏秋季节,患者又大多有贪凉和进食腐馊食物等情况,故认为主要由于感受暑湿、寒湿秽浊之气及饮食不洁所致。 详情>>

霍乱 病因 病机


霍乱肠毒素

危害性来源本质霍乱肠毒素致病机理危害性目前已知的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来源由霍乱弧菌分泌。详见词条:霍乱弧菌本质由一个A亚单位和五个相同的B亚单位构成的一个热不稳定性多聚体蛋白,能作用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上相应受体,使细胞内cAMP水平升高,主动分泌Na+、K+、HCO3—和水,导致严重的腹泻与呕吐。不耐热,56℃经30分钟,即可破坏其活性。对蛋白酶敏感而对胰蛋白酶抵抗。该毒素属外毒素,具有很强 详情>>

霍乱 毒素


霍乱弧菌

霍乱弧菌(V.cholera)是人类霍乱的病原体,霍乱是一种古老且流行广泛的烈性传染病之一。曾在世界上引起多次大流行,主要表现为剧烈的呕吐,腹泻,失水,死亡率甚高。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简介生物学性状(形态与培养特性抗原性抵抗力)致病性和免疫性(致病性所致疾病免疫性)微生物学诊断(直接镜检细菌分离培养特异性制动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特征发病机制防治原则简介霍乱弧菌包括两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 详情>>

霍乱 弧菌


霍乱

霍乱专著。二卷。清·王士雄撰于1838年。1862年作者予以重订,改名为《随息居重订霍乱论》。上卷论霍乱病情及防治法;下卷引述古代名医及王氏个人有关霍乱的临床医案。对霍乱常用药物的药性和若干治疗方剂的适应症等也做了明确的分析和介绍。是一部较有影响的专著。现存清刻本和几十种近代刊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详情>>

霍乱


霍乱时期的爱情

小说(迹部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译本一览)电影(基本信息演职员表上映日期制作发行剧情简介幕后制作电影花絮电影简评)小说迹部信息译者:纪明荟作者:【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ISBN:9787805874739页数:342定价:16.80出版社:敦煌文艺出版社出版年:2000内容简介“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软弱者永远爱情的王国,爱情的王国是无情和吝啬的,女人们只肯委身于那些敢做敢为 详情>>

霍乱 时期 爱情


霍乱样综合征

霍乱样(Janbon)综合征,系指结肠或/和小肠粘膜表面覆盖有由纤维素、粘液、坏死粘膜和炎细胞等组成的伪膜状物的急性坏死性炎症,因此得名为伪膜性肠炎、手术后肠炎、抗生素相关性肠炎、肛门-直肠综合征。疾病概述病原学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疾病诊断西医治疗中医治疗疾病概述霍乱样(Janbon)综合征,(cholera)是由霍乱弧菌所致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典型病例病情严重,有剧烈吐泻、脱水、微循 详情>>

霍乱 综合征 综合 合征


霍乱疫苗

霍乱疫苗的预防接种,可以降低霍乱的发病率,减轻症状和降低死亡率。霍乱是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由革兰氏阴性的霍乱弧菌引起,发病特征是水样腹泻,迅速造成脱水,严重者可造成血容量减少性休克和酸中毒导致死亡。概况(基本信息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禁忌症警告)霍乱的流行概况免疫原理最佳接种方法历史种类接种对象接种程序和方法接种效果接种注意事项轻度不良事件严重不良事件口服霍乱疫苗的潜在使用关于使用疫苗的建议概况基 详情>>

霍乱 疫苗


霍乱疫情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属于国际检疫传染病之一,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它可引起流行、爆发和大流行。临床特征为剧烈腹泻、呕吐、大量米泔样排泄物、水电解质紊乱和周围循环衰竭,严重休克者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由于霍乱流行迅速,且在流行期间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危害极大,因此早期迅速和正确的诊断,对治疗和预防本病的蔓延有重大意义。霍乱在我国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高峰期在7-8月间。200 详情>>

霍乱 疫情


霍乱转筋

上吐下泻,失水过多,以致两小腹腓肠肌痉击,不能伸直,叫做霍乱转筋。 详情>>

霍乱 转筋


霍乱

鸡霍乱又称鸡巴氏杆菌病,鸡出血性败血症,俗称为禽出败。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一种传染病,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最急性病例几乎看不到前驱症状而突然死亡。病态现象诊断防治总结病态现象病程短的鸡只无明显症状突然死亡,病程短者几分钟,长者不过数小时。有的鸡只仅表现不安后,在鸡舍内拍翅抽搐几次后死亡。病程稍长的鸡只表现精神萎顿,离群独处,缩颈闭眼,不喜欢活动,常闭眼打瞌睡, 详情>>

鸡霍乱 鸡霍 霍乱


蒙城霍乱

2010年8月16日以来,安徽蒙城县出现首例霍乱病例,蒙城县已启动三级应急响应,采取多种措施防控霍乱疫情。截至9月3日,蒙城县共确诊霍乱病例38例,其中,33例确诊患者已全部治愈,而新增加的5例患者还在隔离治疗当中。据蒙城县卫生局副局长王林介绍,8月16日,蒙城县城发现首例霍乱确诊病例,县政府迅速启动四级应急响应,随着疫情发展,22日启动了三级应急响应。蒙城县要求确保不出现一例死亡病例。蒙城县应急 详情>>

蒙城 霍乱


霍乱

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但也常出现慢性或良性经过。病原学说明注意事项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最急性型急性型慢性型)病理变化诊断防制病原学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multocida)是两端钝圆,中央微凸的短杆菌,长1~1.5um,宽0.3~0.6um,不形成芽胞,也无运动性。普通染料都可着色,革兰氏染 详情>>

霍乱


霍乱

热霍乱,病名。因感受暑热湿浊之邪,郁遏中焦所致之吐泻。见《医学纲目·伤寒部》。又称热气霍乱。《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霍乱论》:“倘热霍乱因暑邪深入而滞其经隧,显脉细、肢寒之假象者,必有溺赤便臭之真谛。”证见心腹绞痛,上吐下泻,烦闷扰乱,昏不知人。挟有停滞者,更兼吐下皆有酸臭味。脉多见洪数。治宜清热化湿,辟秽泄浊,选用连朴饮、燃照汤、黄连香薷饮、清暑益元散、急救回生丹、解 详情>>

霍乱


热气霍乱

参见:热霍乱 详情>>

热气 霍乱


妊娠霍乱

妊娠霍乱,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胎前霍乱。多因孕期摄生不慎,贪凉饮冷,饮食不洁,感受暑湿秽浊之邪,以致阴阳不和,清浊相干,卒发腹中绞痛,上吐下泻等症。《叶氏女科证治》:“妊娠霍乱,或邪在上胃脘,则当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则当脐痛而利多;邪在中胃脘,则腹中痛而吐利俱多。吐多伤气,利多伤血,邪击胎元,母命易殒,气血伤而无以养胎,子命易倾,此急证也。宜香苏散,转筋加木瓜,胎动加白术,吐 详情>>

妊娠 霍乱


伤寒霍乱

伤寒霍乱,病名。由饮食所伤兼感寒邪所致。《张氏医通》卷四:“伤寒吐利,由邪气所伤;霍乱吐利,由饮食所伤;其有兼伤寒之邪,内外不和,加之头痛发热而吐利者,是伤寒霍乱也。”治宜理中汤、四逆汤之类,或藿香正气散,胃苓汤加半夏、藿香、平胃散加木瓜等方。参见寒湿霍乱条。 详情>>

伤寒 霍乱


霍乱

暑霍乱,病名。①即湿霍乱。见李梴《医学入门·霍乱》。详该条。②指感受暑热引发之霍乱。详见伤暑霍乱条。 详情>>

霍乱


胎前霍乱

胎前霍乱,病证名。见《邯郸遗稿》。即妊娠霍乱:病证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亦名胎前霍乱。多因孕期摄生不慎,贪凉饮冷,饮食不洁,感受暑湿秽浊之邪,以致阴阳不和,清浊相干,卒发腹中绞痛,上吐下泻等症。《叶氏女科证治》:“妊娠霍乱,或邪在上胃脘,则当心痛而吐多;邪在下胃脘,则当脐痛而利多;邪在中胃脘,则腹中痛而吐利俱多。吐多伤气,利多伤血,邪击胎元,母命易殒,气血伤而无以养胎,子命易倾,此急证也。 详情>>

胎前 霍乱


瘟疫霍乱答问

《瘟疫霍乱答问》,瘟疫著作。一卷。清·陈虬撰。1902年东瓯霍乱流行,陈氏以白头翁汤加减等方治疗,颇有效验,遂编此书。作者辨析瘟疫霍乱,对其病因、治法等多所答辨。既有理论探讨,又有临床实践,对读者颇多补裨益。现有《中国医学大成》本。 详情>>

瘟疫 霍乱 答问


中恶霍乱

中恶霍乱病名。感受污秽毒气而致霍乱。《圣济总录·霍乱门》:“中恶霍乱者,客邪内干,正气暴乱,使胃中食物不化,气道否结,不得宣通,令人心腹卒痛,吐利烦闷,甚则精神冒昧,靡所知识。”治用十香丸、丹砂丸、桃枝汤等。 详情>>

中恶 霍乱


霍乱

猪霍乱俗称猪瘟,是一种急性、高传染性和对猪致命性的疾病,发瘟期一般为3-7天。病猪消沉、发高烧、虚弱、食欲不良、神经紧张,在腹部、腋下和大腿内侧会出现红斑状的损伤。大多数猪出现上述病症后不到10天就死亡。在患病猪群中存活下来的猪,肠和肺都有损伤的痕迹。即使感染减毒猪霍乱病毒的猪,也会患慢性猪霍乱。如果母猪在怀孕期感染了猪霍乱病毒或接种了活病毒疫苗,就会使胎猪发生变异。病变部位:急性发病时,由于猪过 详情>>

猪霍乱 猪霍 霍乱


霍乱沙门氏菌

猪霍乱沙门氏菌是非伤寒沙门菌的一种,是引起仔猪副伤寒的主要病原菌,给养猪业造成重大危害。猪霍乱沙门氏菌-病原学猪霍乱沙门氏菌-发病机制猪霍乱沙门氏菌-传播途径猪霍乱沙门氏菌-临床症状(急性型(败血型)慢性型(结肠炎型))猪霍乱沙门氏菌-病理变化(急性型亚急性与慢性型)猪霍乱沙门氏菌-危害猪霍乱沙门氏菌-诊断(慢性病例急性病例)猪霍乱沙门氏菌-预防措施(加强饲养管理隔离措施)猪霍乱沙门氏菌-治疗措施 详情>>

猪霍乱 猪霍 霍乱 沙门氏菌 沙门 门氏 氏菌


鹌鹑霍乱

鹌鹑霍乱病(简介临床症状)诊断方法(诊断药敏实验)鹌鹑霍乱病简介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禽霍乱、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珍禽和野鸟发生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常呈地方性暴发流行,有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各龄期的鹌鹑都有易感性,但育成鹑和产蛋鹑的易感性似乎更高。临床症状最急性者可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病鹑精神萎顿,羽松嗜睡,食欲下降,腹泻下痢,排灰白色稀粪,产蛋鹑产蛋停止。病程短促 详情>>

鹌鹑 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