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屐”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木屐


木屐,简称屐(giek),是华夏传统的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普遍服饰,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木屐在潮汕地区仍非常普及,据说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 中文名:木屐 材料:木类 地域:中国、日本、荷兰 分类:鞋类 历史溯源 鞋履特色 组成构造 制作材料 历史发展 缠足用屐 潮汕 详情>>

方头木屐

屐是古代对木制底鞋类的总称。其特征是前后装两个木跟,古时称高跟为齿,故木屐又称"齿屐"。在汉代,男穿方头屐,女穿圆头屐。此中寓天圆地方之意。作战时,将木屐去齿就成为无齿战屐。 详情>>

方头 木屐


木屐证人

木屐证人是用“目击证人”的谐音犯罪发生时,本人在现场看到的人可以证明犯罪事实的人 详情>>

木屐 证人


小巷木屐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序言基本信息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新世纪出版社;第1版(2008年9月1日)平装:241页读者对象:7-10岁正文语种:汉语开本:32ISBN:9787540536626内容简介《金曾豪金品:小巷木屐》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系列之一,收录了著名作家金曾豪的儿童文学佳作。《改革开放30年中国儿童文学金品30部》丛书既是见证改革开放30年间中国原创儿童 详情>>

小巷 木屐


绣花木屐

民国时期木屐,在屐面上采用素色布帮,并绣有花纹,这是布鞋与木屐的巧妙结合。 详情>>

绣花 木屐


潮汕木屐

木屐,通称木底鞋,是我国一种民俗用品,北方人叫“嘎拉板”,古时称“屉”,广东叫屐。本世纪中叶以前,人喜用之。尤其在潮汕地区,着木屐是潮汕人的传统风俗,木屐成为必备的日用品。《急就篇》颜师古注:“屐者,以木为之,而施两齿,可以践泥。”屐中可以践泥的齿是为了走路轻便及雨天防湿防滑的作用。古代流传史书记载材质习俗现状古代流传木屐早在2000多年以前就流行于齐鲁一带。春秋时晋文公为报答患难割股肉为之充饥的 详情>>

潮汕 木屐


木屐

木屐,简称屐(giek),是华夏传统的两齿木底鞋,走起来路来吱吱作响,适合在雨天泥上行走。若鞋面为帛制成,则称为帛屐。木屐是汉人在隋唐以前,特别是汉朝时期的普遍服饰,一直没有中断过,目前木屐在潮汕地区仍非常普及,据说木屐有男方女圆的区别。中文名:木屐材料:木类地域:中国、日本、荷兰分类:鞋类历史溯源鞋履特色组成构造制作材料历史发展缠足用屐潮汕便屐文昌木屐日本木屐荷兰木屐沙滩木屐木屐的制作(一、传统 详情>>

木屐


木屐

电影名称:木屐树外文片名TheTreeofWoodenClogs(1978)本片描写了十九世纪末期,意大利北部贫穷困苦的农村中好几户农家生活的点滴,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戛纳影展大奖得主,也是奥米最著名的代表作。演职员表制作发行上映日期剧情介绍幕后制作木屐树中文片名木屐树外文片名TheTreeofWoodenClogs(1978)更多外文片名Alberodeglizoccoli,L'Arbreau 详情>>

木屐


沙滩木屐

参见:木屐 详情>>

沙滩 木屐


木屐

棠木屐即用棠木所制的屐。棠木,棠梨木,古称沙棠,也叫杜梨。《红楼梦》第四十五回:黛玉看脱了蓑衣,里面只穿半旧红绫短袄,系着绿汗巾子,膝下露出油绿绸撒花裤子,底下是掐金满绣的绵纱袜子,靸着蝴蝶落花鞋。黛玉问道:“上头怕雨,底下这鞋袜子是不怕雨的?也倒干净。”宝玉笑道:“我这一套是全的。有一双棠木屐,才穿了来,脱在廊檐上了。”第四十九回有:宝玉……戴上金藤笠,登上沙棠屐,忙忙的往芦雪庵来。这里所说的沙 详情>>

木屐


原始木屐

古老的原始木履,板上有五个洞,作为系绳之用。1989年在浙江省慈湖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遗址发现。出土时一只已腐烂,另一只比较完整。据考古学家运用C14测定为5365士125年前的遗物。这虽是仿制品,但再现了原始木履的形制。介绍考古发现(慈湖木屐特点)木屐溯源更多信息介绍这张照片展示的是我国迄今为止,最为古老的原始木履。板上有五个洞,作为系绳之用。1989年在浙江省慈湖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时期遗址发 详情>>

原始 木屐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简介出土地点时间价值相关文献简介朝代:三国(吴)类别:漆木描述:漆木屐前面是有一个孔栓绳子,后面有两个孔作成木屐的形态。这个漆木屐和现在的木屐样子差不多,当年在日本展出时还引起了轰动。出土地点时间 1984年6月,在朱然墓出土的一双木屐价值是目前中国最古老的漆木屐,它距今1700多年。由此也可看出,早在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中日之间就有了较为密切的经济文化交流。在朱然墓漆木屐没有出土以前,一般 详情>>

朱然墓 朱然 然墓 出土 木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