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铢”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四铢


四铢 中国古代铜币名。开始铸于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币面文字为“半两”,实际重四铢,故名。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改用三铢钱。南朝宋的四铢,铸于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币面有“四铢”二字;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续铸四铢,背面加“孝建”二字,俗称“孝建四铢”。 详情>>

大明四铢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元年(457年)铸,径2.24cm、穿0.89cm,重2.02克。“大明”二字为小篆,笔画上下粗细一致,个别方折,基本上是圆弧过渡。该钱铸期不足三个月,极罕见。 详情>>

大明 四铢 铢钱


六朝四铢

历史背景铸币种类历史背景六朝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反映在货币制度方面,表现为铸币较为混乱,货币种类繁多,新品层出不穷。四铢钱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铸行的。铸币种类四铢钱始铸于南朝刘宋时期。据史书记载,刘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430年)十月在建康设立钱署,铸行“四铢”钱。此次开铸铜钱,结束了西晋以来约一个半世纪朝廷未曾铸钱的不正常局面。四铢钱形制仿效“五铢”钱,是对长期以来以“五铢”为名的传统钱制的突 详情>>

六朝 四铢 铢钱


四铢

四铢中国古代铜币名。开始铸于汉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币面文字为“半两”,实际重四铢,故名。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改用三铢钱。南朝宋的四铢,铸于文帝元嘉七年(公元430年),币面有“四铢”二字;武帝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续铸四铢,背面加“孝建”二字,俗称“孝建四铢”。 详情>>

四铢


四铢半两

简介相关介绍简介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刘恒继位,他继位后亲贤纳谏,倡导以农为本,注意发展生产,紧缩通货,把从税收收来的钱储存于国库之内,不在放出,同时取消盗铸钱令,允许自由铸造,鉴于五分钱轻小于文帝前元五年(公元前175年)铸行半两钱,因朝廷法定钱重四铢故称“四铢半两”。相关介绍四铢半两直径2.5厘米上下,重2.2——2.8克,穿孔明显变小,按内郭分有郭半两与无郭半两两种,背平,半两钱虽为小篆,然笔 详情>>

四铢 铢半 半两


四铢

西汉汉文帝币制南朝宋币制西汉汉文帝币制公元前175年(前元五年),汉文帝改铸“四铢半两”,简称“四铢钱”,又称汉半两。其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钱穿孔比较小,无内外廓,钱文制作比较规范。四铢半两因顺应了当时的国势民情,一直被沿用了四十年。汉初对铸钱采取自由放任政策,允许民间私铸,这种政策老百姓是沾不到光的,只能有利于贵族、豪强和富商们。权贵富商既占有矿(铜)山,又拥有劳动力, 详情>>

四铢 铢钱


四铢

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七年(430年)始铸。形仿五铢而略小,肉薄孔大,面无内廓,篆书“四铢”二字笔画分明,重如其文,系首次出现之文,重相符四铢钱。径2.2厘米,重约2.4克。后期减重至1.2克上下,并出现盗铸,减边等混乱现象。少数四铢钱饰有星号,亦有错范重文者。 详情>>

宋四铢 宋四 四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