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毗”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阿毗达磨发智论

阿毗达磨发智论(二十卷,亦名说一切有部发智论),据说是在佛灭后三百年末,迦多衍尼子造,唐玄奘译,二十卷。六足论义门少,发智论最广,故后代论师以被六论为足,发智论为身。因之名曰发智身论。已上六足一身之七论,为说一切有部宗之根本论。目录杂蕴第一(蕴,梵名犍度)。世第一法纳息一(纳息,梵名跋渠)。智纳息二。补特伽罗纳息三。爱敬纳息四。无惭纳息五。相纳息六。无义纳息七。思纳息八。结蕴第二。不善纳息一。一行 详情>>

阿毗 毗达 达磨 发智


阿毗达磨俱舍论

《阿毗达磨俱舍论》(简称《俱舍论》),义为对法藏论。全论通过五事(色法、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无为法)内容与八品词句进行抉择,主要讲述一切万法之总相、别相、性质、类别,对世出世间法进行细致入微的分析,详细阐明流转与还灭的因果法则,真实开显四谛真理,为所有希求解脱的修行人指明一条修行途径。本论已全面归摄《对法七论》之精华,若认真研习此论,明白其中道理,也就相当于学习了《对法七论》;若能学好此论, 详情>>

阿毗 毗达 达磨 磨俱 俱舍 舍论


阿毗迦之影

游戏信息游戏介绍游戏截图游戏信息中文名称:阿毗迦之影英文名称:ShadowsofAbigail游戏类型:ACT动作游戏资源格式:压缩包版本:完整硬盘版发行时间:2010年制作发行:FloridaInteractiveEntertainmentAcademy地区:美国语言:英文游戏介绍FloridaInteractiveEntertainmentAcademy制作发行的《阿毗迦之影》是一款2.5D平 详情>>

阿毗 毗迦 迦之 之影


金粟山大藏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第一卷

【名称】金粟山大藏阿毗达摩法蕴足论卷第一卷【朝代】宋代【收藏地】安徽省博物馆【外观】总长857.7厘米高27.8厘米,共由15张经纸粘接而成【简介】每纸长60厘米,幅幅纸心钤盖:“金粟山藏经纸”小红文长方印,并绘朱丝栏行界。金粟山(浙江省海盐县广惠惮院)藏经纸,乃宋代特有的著名纸品,此纸大约造於宋代熙宁至元丰年间(公元1068年至1085年),纸坊在苏州承天寺。系经楮树皮加工而成,专供寺院写经之用 详情>>

金粟 山大 藏阿 阿毗 达摩法 达摩 摩法 蕴足 足论 论卷 第一


《杂阿毗昙心论》

参见:杂阿毗昙心论 详情>>

杂阿 阿毗 毗昙 昙心 心论


阿毗达磨

【词语】:阿毗达磨【注音】:ēpídámó【释义】:1.梵语Abhidharma的音译﹐或译为"阿毗昙"。(1)指解说和论证佛经义理的一种体裁﹐成就佛教智慧的手段。唐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七:"阿毗昙,或言阿毗达磨,或云阿鼻达磨,皆梵言转也。此译云胜法,或言无比法,以诠慧故也。"(2)指佛教三藏中的"论藏"。唐玄奘《大唐西域记·摩揭陀国》:"优波厘持律明究,众所知识,集毗奈耶藏。我迦叶波集阿毗达磨 详情>>

阿毗 毗达 达磨


阿毗达摩

阿毗达摩特指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论藏,共有七部论。阿毗达摩,巴利语abhidhamma,是什么意思呢?它是一个组合词。abhi是上等殊胜的、卓越的意思,dhamma是法,法有很多种含义,有时候指一切,例如我们说的一切诸法;有时候专指有为法、行法,例如讲到诸法因缘生;有时候又是指法所缘,有时候是指法界,有时候是指法处,有时候又专指善法,有时候是指现象、事物,有时候又专指佛陀的教法。在这里,法是专指究竟、 详情>>

阿毗 达摩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是为详解迦多衍尼子的《阿毗达摩发智论》而造的释论。唐玄奘以完全的底本译重译成《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二百卷,简称为《大毗婆沙论》或《婆沙》,对于僧众正确和完整地理解教义是很主要的,是小乘说一切有部所正依的论藏。《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北印度五百大阿罗汉等造,唐玄奘译。或简称为《大毗婆沙论》,或又简称为《婆沙》,是小乘说一切有部所正依的论藏。此论广明法义,备列众说,为详解 详情>>

阿毗 达摩大 达摩 摩大 毗婆 沙论


阿毗达摩集论

《阿毗达摩集论》是无著所撰简略汇集《阿毗达摩经》中要义的两部论书之一,乃以三乘共同的法相为依据写作的(另外一部是《摄大乘论》,据大乘不共的法相而写作)。纯粹的《阿毗达摩论》书在小乘的典籍里,虽然数见不鲜,但大乘中仅有此论一部。又大乘理想中的完整《阿毗达摩论》应该具备"对流"(说趋向涅盘法的圣道),"数法"(说数的即不止一次的解释诸法的自相和共相),"伏法"(说制伏异说的论议门),"解法"(说释通经 详情>>

阿毗 达摩 集论


阿毗达摩俱舍论

《阿毗达摩俱舍论》(略称《俱舍论》),是世亲早年还未信仰大乘佛教时的著作。世亲为公元第五世纪顷北印度犍陀罗人,在佛教有部出家。那时北印度一带的有部学徒以迦湿弥罗地方的毗婆沙师为正宗。他们独尊《大毗婆沙论》,世亲起初也从而学习,后又采取当时比较进步的经部学说,作了一部含有批评毗婆沙师意味的通论有部学说之书,这就是《阿毗达摩俱舍论》。基本简介版本简介基本内容(第一品第二品第三品第四品第五品第六品第七品 详情>>

阿毗 达摩 俱舍 舍论


阿毗地狱

词目阿毗地狱发音āpídìyù释义阿毗:梵语的译音,意译为“无间”,即痛苦无有间断之意。常用来比喻黑暗的社会和严酷的牢狱。又比喻无法摆脱的极其痛苦的境地。出处见“阿鼻地狱”。示例生前不曾修福,死堕~。《敦煌变文集·妙法莲花经讲经文》 详情>>

阿毗 地狱


阿毗那婆笈多

阿毗那婆笈多(Abhinavagupta)是印度婆罗门教湿婆宗的重要神秘家,具体来说,属于柏提耶毗那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两部大疏颇负盛名,它们是《湿婆经释》(thevimarsinī,ISV)和《湿婆经广释》(thevivrttivimarsinī,ISVV)。理论观点介绍阿毗那婆笈多有个学生名叫克什摩罗阇(Ksemarāja),他写了一部极其雄辩的著作来概括柏提耶毗那派的教义。这部书的名字叫《柏提 详情>>

阿毗 毗那 那婆 婆笈 笈多


阿毗

佛教解释霹雳布袋戏虚拟人物佛教解释阿毗昙āpítán,梵文Abhidharma的音译,全称阿毗昙摩,略称毗昙,意译对法、胜法、无比法,指佛教经、律、论三藏中的论藏,是佛教高僧大德对佛经的理解和阐释。佛陀因人、因地、因事不同而应机说法,论师们后来将内容近似的经典进行归纳、分析,然后作整体、全面、系统性地表述和解释,以帮助想学习佛法的后人更快地了解佛法体系,更准确地把握各个主题博大精深的内涵。汉代时, 详情>>

阿毗 毗昙


阿毗昙心论

简称《杂心论》,十一卷,尊者法救造。刘宋时代天竺三藏僧伽跋摩于元嘉十二年(435)译出,由宝云传语,慧观笔受。在此译之前,已经译过两次︰一是东晋安帝义熙末(417~418),法显与迦维罗卫禅师觉贤共译,十三卷。另一是刘宋文帝元嘉三年(426)西域沙门伊叶波罗先译出九品半,后至元嘉八年更由罽宾三藏求那跋摩补译成足本十一品,并加校定,亦十三卷。这两种译本早已散佚。作者为何而作论文内容(前言第一〈界品〉 详情>>

杂阿 阿毗 毗昙 昙心 心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