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俗”查询结果


请输入要查询的词条内容:

婚俗


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 婚俗 ( 简介 少数民族的婚俗 ) 旧婚俗 ( 一、大户人家的“六礼” 二、一般人家的婚礼 ) 新婚俗 ( 定婚 行礼 结婚 ) 婚媒 原始婚姻中介 ( 神禖 物媒 冥婚 歌媒 ) 清人黄宰钧记粤西少数民族婚俗 ( 近代以来一些地区这种习俗已发生了变化 滇黔土司婚礼记 详情>>

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图书目录图书信息书名: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作 者:《大中国上下五千年》编委会出版社:外文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年9月1日ISBN:9787119065618开本:16开定价:23.80元内容简介《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婚俗文化(图文全彩)》内容简介:三月春晓,男女赠绡。凤冠霞帔,红烛高照。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群婚的蒙昧、买卖婚的残酷、自由婚的人性化……反映文明的不断进步 详情>>

中国 上下 千年 中国 婚俗 文化


丹麦婚俗

筹办婚礼会好几天,可却是秘密进行的,因为公开筹办会触怒鬼怪或引起他们的嫉妒。在婚庆快要结束的时候,人们把一大坛啤酒抬到园子里。新郎新娘的手握在酒坛上方,然后酒坛被打得粉碎。在场的适婚女子会把碎片捡起来,捡到最大的碎片的女子注定会第一个结婚,而捡到最小的注定会终生不嫁。 详情>>

丹麦 婚俗


汾阳民间婚俗

说亲合婚相亲定亲拣喜日子娶亲儿娶女嫁,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很重大的事情。汾阳人对办这样的喜事是很讲究的。从说亲、相亲、定亲、结亲一系列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不成文而又家家都遵循的规矩。延续至今,有些内容简化了,但大体框架没有改变,近年来还增添了一些新内容。说亲乡间说媒者多为一些能说会道的女性,故称“媒婆”。媒婆的作用只是“穿针引线,铺路搭桥”,起个中介作用。现时已唤作“介绍人”。媒婆说亲首先考虑“门 详情>>

汾阳 民间 婚俗


婚俗六礼

纳采男方派媒婆拿著雁作为礼数来女方家表示求婚之意。女方收礼或拒收已表示接受可否。这是传统婚礼的第一步骤,古时男方主婚中意某家千金,就可找来专门介绍婚姻之事的媒婆,拿著雁与其他礼物(雁越来越少,后多用鹅或其他礼物代替)去提亲,如果女方家人首肯答应的话,就将礼品收下,但是,也有将礼品退还或拒收的情形,可能女方觉得男方不务正业之类的就会取消婚事。也可以不必当天就接受礼品,可至一到两天后打听详细后接受礼品 详情>>

婚俗 六礼


固始婚俗

固始婚俗固始民风厚道,乡风很浓,人际交往中规矩颇多,婚俗则更复杂。现记叙于下:旧时,在民间,婚典又名红典。姑娘出嫁前,男方要送订婚礼。出嫁前夕,姑娘要洗澡、更衣、束发、扯脸,又叫光脸(即用两根线绳把脸上绒毛扯掉)。坐水桶、拜辞家神。当轿子来时,必须哭着上轿,名为思亲泪。从屋里到轿上不能下地走,由哥哥背着,或铺上红毡上轿,意为不带娘家土。父母要向门外泼水,表示“覆水难收”,不会被男方“休”回。轿帘上 详情>>

固始 婚俗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

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贵州民族婚俗博物馆于1989年10月,设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兴义市下五屯街道(贵州军阀鼻祖、贵州省第一任省长刘显世家族之住所)兴义刘氏庄园内。整个庄园占地36000平方米,婚俗博物馆占了五分之一。现在是全国唯一的少数民族婚俗博物馆。该馆馆舍"刘氏庄园"是中国占地面积最大的“屯堡”式地主、军阀建筑群,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到本世纪初便形成中西合壁、 详情>>

贵州 民族 婚俗 博物馆 博物 物馆


哈尼族婚俗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作 者:红河人民广播电台 编出版社: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2-1版 次:1页 数:340字 数:250000印刷时间:2002-2-1纸 张:胶版纸ISBN:9787536721340包 装:平装内容简介本书收有哈尼族婚俗民歌“远古出嫁歌”、“嫁女习俗歌”、“寻找喜欢的姑娘”、“不知已经许配人”、“不爱听父母的话”等。以上民歌主要叙述了哈尼族妇女从出生、成长 详情>>

哈尼族 哈尼 尼族 婚俗


老北京中式婚俗

概述聘礼陪嫁娶亲洞房坐帐回门概述看似复杂的老北京中式婚礼其核心点为花轿、服饰和特殊仪式:花轿是传统婚礼的核心部分,分四人抬,八人抬二种,又有龙轿,凤轿之分,除去轿夫之外,还有笙锣,伞,扇等开始,一般的轿队少则十几人,多几十人,很是壮观;新人的服装为凤冠霞帔,或长袍马褂。新娘蒙红盖头,新郎手持的大红绸等等;而仪式部分中的“迈火盆”、“迈马鞍”、“射煞”等代表着夫妻二人在未来的生活中恩爱和美,幸福长久 详情>>

北京 中式 婚俗


茅坪花苗婚俗

花苗婚俗是苗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婚嫁习俗,是研究苗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贵州省人民政府2005年12月29日公布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详情>>

茅坪 花苗 婚俗


民间婚俗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作 者:万建中著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0-9-1版 次:1页 数:108字 数:60000印刷时间:2010-9-1开 本:大32开纸 张:胶版纸印 次:1ISBN:9787201067414包 装:平装内容简介婚姻礼俗是男女建立婚姻关系的必要途径。由于结婚是人生最大喜事,关涉到家庭幸福、家族香火的延续和社会的安定,因此有关婚姻的习俗也就特别繁多。哭嫁仅 详情>>

民间 婚俗


上海婚俗

图书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图书信息作 者:邓伟志,胡申生著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8-1版 次:1页 数:233字 数:180000印刷时间:2007-8-1纸 张:胶版纸ISBN:9787807412243包 装:平装内容简介婚俗是社会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发展的折射。上海婚俗除了具有婚俗的一般特点以外,还具有鲜明的海派文化特性。本书从介绍上海传统婚俗开始,着重围绕了上海传 详情>>

上海 婚俗


少数民族婚俗

羌族婚俗白族婚俗傣族婚俗瑶族婚俗苗族婚俗彝族婚俗仡佬族婚俗阿昌族的抢亲满族的婚礼朝鲜族婚礼婚俗哈尼族的坐家保安族的宴席曲纳西族婚恋习俗彝族婚配傈僳族婚姻习俗羌族婚俗羌族结婚操办喜事,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娘家要备好“回门酒”,亲友要向新婚夫妇馈赠礼物,并致词祝福。羌族民间有的地方还有“逗新郎”的习俗。即在回门酒的宴席上娘家人要给新郎用四尺长的筷子,而且还要在筷子的后面加几个用马铃薯做的筷子坠,要新郎 详情>>

少数民族 少数 数民 民族 婚俗


土家族婚俗与婚礼歌

图书信息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编辑推荐目录图书信息作者:陈廷亮,彭南均著ISBN:9787105072156,7105072156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日期:2005-8-1定价:¥18.00内容提要土家族的婚俗与婚礼歌非常有特色,本书就土家族的这一特色向人们展示土家族独特的民族魅力。作者简介陈廷亮男,土家族1964.12生,学士、副教授、历史系党总支副书记。一个出生在湘西龙山穷乡僻壤的“毕兹卡”后代, 详情>>

土家族 土家 家族 婚俗 婚礼


西藏婚俗概论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基本信息书名:西藏婚俗概论主编/作者:次仁平措出版社:民族出版社出版时间:2009年版次:1ISBN978-7-105-09895-8/K.1588(藏150)开本:大32开页数:196千字文种:藏文定价:11元内容简介人类和其它动物一样,由于两性的自然构造而具有繁衍同类的本领。但是,人类之所以是高于其它动物的文明动物,就在于把繁衍后代的本能,予以理性化、社会化、科学化的发展。人类 详情>>

西藏 婚俗 概论


孝义贾家庄婚俗

山西省孝义市贾家庄自古就是商贾云集之地、文人辈出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使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婚俗礼仪代代兴盛,辈辈传承,成为当地人民群众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山西省孝义市贾家庄婚俗是沿袭中国古代婚嫁六礼,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民间婚俗礼仪文化现象,它产生于宋元时期,发展定型于明清时期。在长期发展过程中,贾家庄婚俗与当地的民间音乐、歌舞、文学艺术、手工技艺以及社会信仰、伦理道德观念融为一 详情>>

孝义 家庄 婚俗


越南婚俗

“初夜”“谢恩”婚俗“抢亲”婚俗“先入赘、后结婚”婚俗“初夜”“谢恩”婚俗在越南北部蛮族的一些部落中,结婚时有一种让旧情人先占“初夜”的“谢恩”婚俗。一个新娘在婚前,往往有旧的情郎。如果确定与一个人订婚,就要同其他情人断绝关系。按传统习俗,新婚之夜新娘并不住在新郎的洞房里,而是去找旧情人共枕最后一夜,以示“谢恩”。从此之后,也就与旧情郎断绝一切来往,完全忠于自己的丈夫,不会再有其它的不轨行为了。“ 详情>>

越南 婚俗


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

基本信息内容简介作者简介目录基本信息出版社:法律出版社;第1版(2011年7月1日)外文书名:LegislationonMarriageandReformonMarriageCustominModernChina平装:289页正文语种:简体中文开本:32ISBN:7511822169,9787511822161内容简介《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讲述了:中国近代的婚姻立法与婚俗改革,在中国的婚 详情>>

中国 近代 婚姻 立法 婚俗 改革


最奇特的婚俗——抢亲

最奇特的婚俗——抢亲抢亲就是未婚男子将喜欢的未婚女子抢到自己家结婚成亲,这种习俗,云南有几个少数民族均有,但这只是男女双方商量好的一种婚嫁方式。然而,德宏州梁河县的阿昌族抢亲却有所不同,分为三种情况:一种是男女双方自由恋爱有了感情,但说亲时女方父母不同意,这时,男女青年便私下定好日子,让男方来抢亲。男方按约好的日子,邀约伙伴深夜摸进女方家,拉着姑娘就跑,姑娘有意高声喊父母,以示自己是被人抢走的。由 详情>>

奇特 婚俗 抢亲


阿昌族婚俗

阿昌族青年将谈恋爱叫作“串姑娘”,十分有趣。泼水节这天,阿昌族青年男女来到摆场上,用泉水相互对泼,并尽情欢歌。太阳落山,摆场上的青年开始回家,要是小伙子看上哪位姑娘,他就会走到姑娘身边,要求晚上去她家串门。如果姑娘看上了他,同意他来的话,小伙子就会邀上几个同伴跟着姑娘来到她的寨中。一边走,一边对歌,互问互答。姑娘在这过程中要记住今天晚上到村寨的一共有几个小伙子。婚俗介绍晚上串姑娘(晚上串门藏鸡头提 详情>>

阿昌族 阿昌 昌族 婚俗


八排瑶族婚俗

八排瑶婚俗,流传于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八排瑶族居民中。连南是中国乃至世界唯一的排瑶聚居地,是一块充满神奇色彩的瑶族聚居地。排瑶没有自己的文字,却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尤其是婚俗最具特色。排瑶婚俗分订婚、认亲、择日、举行婚礼(没有新郎的婚礼)、回门五个过程,充分体现了八排瑶族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列广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中文名:八排瑶族婚俗遗产级别:广东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批准 详情>>

八排 瑶族 婚俗


白族婚俗

概述婚恋过程(恋爱提亲订婚婚礼)婚俗特色概述白族的婚姻共有三种形式:一是嫁女儿到男家,这种形式占大多数;二是招姑爷上门,这种情况主要是女方父母没有儿子,即使有也是痴憨病残等,所以才招姑爷上门。上门的姑爷必须改换为女方的姓氏,再由女方长辈重新取名;三是"卷帐回门"的形式,即男女双方结婚后七日,妻子带着丈夫携帐子、被褥回女方家居住。因为女方家虽有兄弟,但年龄太小,父母年迈,只好“卷帐回门"来赡养老人和 详情>>

白族 婚俗


布朗族婚俗

布朗族青年男女结婚需要举行两次婚礼。青年男女通过自由恋爱,双方感情融洽,男方父母就请媒人给女方家送去茶叶、盐巴等礼物。女方家收下后,男方就可以请祭司卜卦,选择吉日结婚。结婚前一天,男女双方要分别送给本村寨的长老草烟等礼物,请长老向全村寨的人发布结婚的消息,请长老向全村寨的人发布结婚的消息,并邀请全村寨的人都去喝酒吃肉。结婚当天,男女两方都要杀猪置酒。热情款待亲朋好友和全村寨的乡亲。同时还要把剩余的 详情>>

布朗族 布朗 朗族 婚俗


布依族婚俗

每年新春佳节,从正月初一到三十的一个月里,各寨的后生们都要走村串寨,寻找姑娘丢花包。滇南的布依族青年交往一般采取“唱花歌”的形式,“唱花歌”白天在街头巷尾或山坡上进行,夜晚则在村中。在布依族聚居的贵州镇宁扁担山,青年喜爱在“浪哨”中寻觅伴侣。贵州都均的布依族在闹新房中,有要“荷包”的习俗。一般先唱“荷包歌”,二人一对,一个唱,一个帮腔。必须唱满12首“荷包歌”才能得到一个荷包。介绍布依族婚俗(浪哨 详情>>

布依族 布依 依族 婚俗


藏族婚俗

藏族婚俗有旧婚俗和新婚俗之分,旧婚俗多数是包办,父母有养育和解决子女婚姻的责任,子女只有服从和孝敬父母的义务,过去找媳妇或赘女婿,子女是没有权利过问的。新婚俗是恋爱结婚基本上父母不包办代替,多为自由婚姻,男女恋爱,告知父母,再行习惯手续,最终成婚,但仍然基本遵循过去遗留下来的求婚、订婚和婚礼程序。旧婚俗新婚俗(1、求婚2、订婚3、结婚)传说旧婚俗旧西藏,婚姻多数是包办,尤其是女子,往往到夫家还不知 详情>>

藏族 婚俗


传统婚俗

流程(一、看亲二、说媒三、过礼四、择吉五、迎娶六、拜堂七、喜宴八、闹房九、回门)议婚礼节典故三书六礼婚检流程一、看亲古代女子往往“生在深闺人未识,是妍是媸无人知晓”。经媒人说合后,男方往往提出看一看的要求。这种由男方在媒人的带领下到女家作初次访问的活动,称之为“看亲”。雅称“相亲”。相亲的日子是由媒人预先定好并通知男女双方的,因此,双方都要作好准备。男方要根据女方父母的爱好,准备一点礼物;女方要洒 详情>>

传统 婚俗


达斡尔族婚俗

在达斡尔族的民间,青年男女要想结为伉俪,首先要经过媒人搭的喜桥。有意思的是,媒人去提亲搭桥时,头上要戴一顶帽子,帽子右边挂一块儿红布条,手里还要拎着“提亲酒”。别人一看这种装束,就知道是到女方家提亲说媒的媒人。媒人第一次去女方家提亲,往往得不到明确的答复,因为女方家必须经过一番认真的考虑。所以,媒人至少还得去第二次才知分晓。假如女方家认为这门亲事值得考虑,女方的父母就要对未来的女婿进行一番必要的“ 详情>>

达斡尔族 达斡 斡尔 尔族 婚俗


大同婚俗

古代的婚姻,青年男女是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才结合在一起,其婚姻礼节也是相当繁杂的。简介程序对联(婚联横联)简介正如《大同县志》所述:“媒妁通言两家父母,既许诺,然后送庚帖合婚、卜日、下聘,名曰:换帖,即古问名,纳彩礼也;迎娶有日,行纳币礼,名曰:下茶;即以请期书附之,名曰:通书,即古纳吉、纳征。请期礼也;迎娶之前一日,婿家备肉、面纳于女家,俗谓其肉曰:离娘肉,面曰:离娘面,名曰:催妆;女家即以所资 详情>>

大同 婚俗


傣族婚俗

傣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实行从妻居的习俗,即男到女方家上门,因此婚礼主要在女方家举行。婚礼开始前,新郎新娘先要到佛寺去拜佛,祈求吉祥幸福,白头偕老。迎亲拴线仪式宴席唱歌结婚第二天婚后迎亲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派出的亲朋好友来到女方家参加婚礼的人特别多。他们陪着新郎,一路敲着象脚鼓和铓鼓,喜气洋洋地来到女方家,沿途还鸣放鞭炮和鸟铳,以增加喜庆气氛和驱除邪魔。婚礼首先从女方家的门口开始:在地上铺一条花毯, 详情>>

傣族 婚俗


德昂族婚俗

德昂族青年男女结婚前,要先举行认亲仪式。届时,男方的舅父、叔伯、歌姐等陪同男青年到女方家,用带去的酒肉糖茶等热情宴请女方家,并分别赠送礼品给女方家庭成员。认亲过后,女方就请卜卦人选定吉利的日子作为婚期,然后再通知男方家。男方将彩礼于结婚的头一天送达女方家。德昂族在举行婚礼的三天内,全村寨的人们都要到新郎新娘家做客,家里无需生火做饭。新郎新娘的亲戚朋友和小伙伴们都会来帮助料理结婚的有关事务,男女两方 详情>>

德昂族 德昂 昂族 婚俗


独龙族婚俗

独龙族婚俗介绍独龙族的恋爱独龙族婚俗特色(对歌猜情缘订亲猪腿送外婆)独龙族主要聚居在怒江流域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的独龙河两岸。这里山高坡陡,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较为滞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独龙族的婚姻虽然确立了一夫一妻制,但同时存在非等辈婚、互姐妹婚、一夫多妻等几种婚姻形式。同时,盛行严格的氏族外婚制,即男子只固定地与舅方家族形成婚姻关系,构成单向循环的婚姻状况。如家族中基一已婚的儿子死亡, 详情>>

独龙族 独龙 龙族 婚俗


鄂温克族婚俗

婚俗介绍鄂温克族婚俗(媒人娶亲婚礼入赘与再嫁抢银碗)婚俗介绍鄂温克族男女定亲时,要由媒人带一瓶酒到女方家,先说明来意,然后给女方父亲敬酒,如果女方父亲将酒喝了,这事就算成了。反之就不成。一般来说,女方都是同意的,只是有时故意不喝,要媒人多费一点口舌,将小伙子的优点反复介绍,才肯将久喝下去。订婚后,男方要送给女方一些驯鹿和酒作为彩礼。到了要结婚时,男方会搬家,住得离女方近一些,同时将通往女方家路的两 详情>>

鄂温克族 鄂温 温克 克族 婚俗


哈尼族婚俗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哈尼族,迎亲方式是领婚:男方家派出媒人、弟弟或堂弟去女方家把新娘领回来。领婚者到了女方家,新娘却被女伴藏起来了。领婚者绞尽脑汗地商讨对策,不停地与女方家的人交涉,千方百计地要找到新娘。想尽种种办法,通过层层关卡,最后领婚者终于找到了新娘,又经过一波三折,女方家才同意领走新娘。红豆杉家具历史创作根雕艺术的特点点击此处添加图片说明根雕艺术品的保养根雕的原材料(荔枝木鸡翅木樟木黄杨木 详情>>

哈尼族 哈尼 尼族 婚俗


哈萨克族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礼,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结婚仪式十分隆重,结婚前都要举行一系列走访和喜庆娱乐活动,一般分为两个步骤举行,即女方家送亲礼和婆家迎新礼。大部分仪式均按照伊斯兰教的教规举行,也掺杂一些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古老习俗。婚俗婚姻家庭定婚仪式娶亲仪式典礼仪式婚俗在过去,哈萨克人的婚姻大多数是由父母包办的,属明显的买卖婚姻。缔结婚姻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财礼的多少,在过去的哈萨克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美丽的姑 详情>>

哈萨克族 哈萨 萨克 克族 婚俗


汉族传统婚俗

基本情况流程相关基本情况订亲:媒人提亲后,若男女双方八字相夹,没有相冲,便互相交换两家的庚谱,作订亲的凭据。过大礼:在婚前十五至二十天,男方择定良辰吉日,携带礼金和多种礼品送到女家。安床:在婚礼前数天由好命佬将新床搬至适当位置。然后,在婚礼之前,再由好命婆负责铺床,将床褥、床单及龙凤被等铺在床上,并撤上各式喜果,如红枣、桂圆、荔枝干、红绿豆及利是。安床后任何人皆不得进入新房及触碰新床,直至新人于结 详情>>

汉族 传统 婚俗


汉族婚俗

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份。古人认为黄昏是吉时,所以会在黄昏行娶妻之礼;基于此原因,夫妻结合的礼仪称为“昏礼”。昏礼在五礼之中属嘉礼,是继男子的冠礼或女子的笄礼之后的人生第二个里程碑。传统中式婚服中国的婚礼可分为三个阶段礼,即「订婚」正婚礼,即「结婚」或「成婚」的礼仪,就是夫妻结合的意思婚後礼,是「成妻」、「成妇」或「成婿」之礼,这表示了男女结婚後的扮演的角色在中国传统的结婚习俗里,婚前礼和 详情>>

汉族 婚俗


回族婚俗

回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星期五为婚期,因为这一天在回族的习惯中认为是吉利的日子。回族规定斋月期间不得举行婚礼。简介订婚婚前二天婚前一天婚礼第二天第三天简介回族婚姻受伊斯兰教影响较大,《古兰经》规定,女孩九岁,男孩十二岁为"出幼",即少年时期结束,可以结婚。因此,伊斯兰教流行地区早婚现象较严重。在通婚范围上,回族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同时,实行严格的单向民族内婚,即回族男性可娶其他族女子为妻,回族 详情>>

回族 婚俗


婚俗

各族人民按照自己的习俗,举行各具特色的婚礼,具有各自浓厚的民族独特风采。婚俗(简介少数民族的婚俗)旧婚俗(一、大户人家的“六礼”二、一般人家的婚礼)新婚俗(定婚行礼结婚)婚媒原始婚姻中介(神禖物媒冥婚歌媒)清人黄宰钧记粤西少数民族婚俗(近代以来一些地区这种习俗已发生了变化滇黔土司婚礼记婚龄)婚期(春天为婚秋冬为婚婚时)仪态(听房改嫁)国外婚俗(各民族婚俗西西里岛)陕西关中农村婚俗(综述娶新娘待宾朋 详情>>

婚俗


婚俗简史

婚俗简史作者:潘晓梅ISBN:7500443242页数:276开本:小16开重量:400克封面形式:简装本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4-5-1定价:38元婚俗简史内容简介本书引用大量历史文献、经典著作、法典律令和统计资料,翔实而生动地论述了古今中外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部落等的婚姻关系、婚俗礼仪以及有关制度的历史演变和发展方向,对一些专家学者的不同理论观点作了比较研究,并就某些问题提 详情>>

婚俗 简史


婚俗与中国传统文化

基本信息内容提要作者简介目录书摘基本信息作者:鲍宗豪著ISBN:10位[7563362916]13位[9787563362912]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日期:2006-11-1定价:¥28.80元内容提要本书将婚俗提升到人类文明的镜像的高度,通过婚俗这一特定的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作出别具特色的解渎。作者从生物学、社会学、宗教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中汲取有效经验,多角度地透视中国婚俗的诸多不为人 详情>>

婚俗 中国 传统文化 传统 统文 文化


基诺族婚俗

基诺族青年男女结婚,由媒人和亲友带着酒、肉,到姑娘家共同商定婚期。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要杀一两头猪,猪肉送给女方家一半。同时还要送些蔬菜、鱼、猎到的野味等给女方家,好让女方家招待亲戚朋友。基诺族婚俗概况婚俗过程(恋爱风俗婚礼风俗)婚俗礼仪婚俗传统化意义基诺族婚俗概况基诺族青年男女结婚,由媒人和亲友带着酒、肉,到姑娘家共同商定婚期。基诺族的婚姻,基本上是文系家长制下的一夫一妻制,但又保持了许多对偶婚 详情>>

基诺族 基诺 诺族 婚俗


蕉城婚俗

蕉城区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沿海,是宁德市的市辖区,宁德市政府所在地。总面积1664.54平方公里,其中海域面积172.96平方公里。2007年末总人口41.5万,其中城区人口22万人,市区建成区面积17.07平方公里,是闽东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结婚简介古代有人把世间最值得庆贺的四大快意事,串在一起,写了一首诗:“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是人生大典,无论是贵贱贫富,还是 详情>>

蕉城 婚俗


景宁畲族婚俗

景宁畲族婚俗,在浙江景宁,过去由于受旧社会民族歧视和压迫,畲族只好实行族内婚,远房同姓同辈可嫁娶。嫁男和做两头家是畲族婚姻特色。男到女方落户,和嫁女一样,女方出给男家一定财礼,男到女家要改成女家一样的姓,嫁来的男子在家庭和村坊不受歧视。做两头家即夫妻双方家庭都参加生产,赡养两家父母,所生子女多则再分出继承两边家庭。特色婚俗饮酒对歌风格独特(“双头家”嫁男)欢乐的礼仪(拦赤郎中堂对揖,别称“捡田螺” 详情>>

景宁 畲族 婚俗


拉祜族婚俗

拉祜族曾经经历过血缘群婚、族内对偶婚、转房婚和一父一妻制等,而且长期实行族内对偶婚,因此血缘集团内部由父系和母系相互混杂而导致双系大家庭制度长期并存的婚姻家庭制度。近代以来拉祜族主要是实行一父一妻制的父系大家庭制度。传承与发展(订婚结婚)结婚不设宴离婚要请客传承与发展现在拉祜族青年人的婚姻一般要经历:串婚、订婚、结婚等几个过程。串婚实际上就是青年男女谈恋爱的过程,但又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按照传统习惯 详情>>

拉祜族 拉祜 祜族 婚俗


老北京婚俗

北平昔称北京,民国十七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改置北平特别市,十九年又改称北平市,直属行政院管辖,简称院辖市,位币河北省的北部。因有“文化故都”之称,其习俗对社会生活之影响,当更深远。按北平婚礼,一般常见者有四种,所谓北礼、南礼、旗礼、回礼;不过自民国以来,“南礼”似乎融会于“北礼”之中,进而统称“北平婚礼”了。合婚相亲放小定择日子放大定送嫁妆亲迎拜天地吃子孙饽饽闹洞房分大小会亲回门合婚合婚之俗,并 详情>>

北京 婚俗


黎族婚俗

在海南一些地区,过去小伙子求亲,都会送一盒槟榔给女方,姑娘的父母如果开盒取一颗槟榔,就是答应了这门亲事。图案由男方提供,由几位妇女用野刺在姑娘的额头、面颊和嘴唇上纹出图案,中途还要加入颜料,大概经过一个星期,这个图案就留在姑娘的脸上了。简介形式(定亲放槟榔结婚问日结婚、鸳鸯圆梦)黎族婚俗-特色黎族婚俗-特点简介“夜游”是黎族青年男女谈情的一种独特形式,它与“隆闺”有密切的联系。每当夕阳西下,男青年 详情>>

黎族 婚俗


傈僳族婚俗

傈僳族举行婚礼的头一天,新郎打扮得整整齐齐,身披彩带,由媒人陪同来到女方家娶亲。到了女方家后,新娘却躲了起来,要让新郎到处去找,可找来找去就是找不着。这时,新娘的一个女伴会来告密,新郎总算找着了新娘。找到新娘后,娶亲者受到女方家的盛情款待。当晚还要展示新娘的嫁妆,嫁妆中要有一个柜子,里面装着十套花裙子。风俗婚礼过程家庭观念历史婚俗特色(简朴诚信好说亲热热闹闹乐送亲有礼有节喜迎亲)风俗青年男女通过劳 详情>>

傈僳族 傈僳 僳族 婚俗


梁祝婚俗

节日简介节日起源节日习俗节日简介第一届中国梁祝婚俗节由鄞县人民政府和宁波市旅游局联合主办,从1999年12月29日开始到2000年元月9日结束。内容包括K啤百合婚庆、开幕式暨利群玫瑰婚典、“蝶之恋”大型游艺活动和系列文化活动。当地政府在新世纪来临之际,举办梁祝婚俗节,赁藉梁祝千年情话,演绎永恒爱情主题,旨在通过“宁波梁祝”打响婚俗文化这一旅游品牌,以此带动旅游经济的发展。时代不同了,婚俗要改革,但 详情>>

梁祝 婚俗


满人婚俗

满人婚俗(《满人婚俗》),一书记载了各地婚俗,尤其满洲,都不是真正习俗,只是记些陋俗,供人取笑。书中的介绍只以京旗满人婚俗为主。北京自元、明、清建都以来,可以说是五方杂处之地。清代入关以后,满洲风俗传到北京,即以北京婚俗而论,有满洲旗人风俗,蒙古旗人风俗,汉军旗人风俗,本地汉人风俗,南省侨居此地民众的风俗,乡间风俗,京西特有风俗,三山外火旗人风俗等。简介说媒奠雁礼“抬”男家礼仪"合卺"回门简介作者 详情>>

满人 婚俗


满族婚俗

满族之前亦称为满民、满人等,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满族散居中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现在的满族人口中,历史上由汉、女真、野人女真等诸多民族部落融合而成并且现今中国绝大多数满族祖先为汉族人,有汉族血统。”。1636年,皇太极将国号改为“清”,同时也改元“崇德”。满族婚俗之1(相看布置洞房迎亲举行拜堂仪式)满族婚俗之2(过彩礼婚礼拜天 详情>>

满族 婚俗


毛南族婚俗

未出生便定亲送新娘棉花条“抢帽”媒人牵线搭桥缔结婚姻程序与礼仪。未出生便定亲过去,毛南族盛行早婚甚至有未出生便由双方父母定,一般是在六七岁便由双方父母合命,如不相克,便通过媒人到男女双方说定婚礼、陪嫁数目。订婚时,男方要设宴待客,并把部分礼物送到女家。送新娘棉花条订婚后,待男女双方的年龄到二十岁左右便可择日结婚。结婚时要请法师作“招魂”等法事,还要请子女双全的人来杀猪。杀猪时,看猪血流出的情况预言 详情>>

毛南族 毛南 南族 婚俗


蒙古婚俗

蒙古订婚送礼多如果蒙古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在订婚前,要托媒人带着象征和谐、甜蜜、旺盛的白糖、茶叶、胶等物品,用一块白手巾包着前去撮合,若女方收下,婚事则可以进行。随后男方父母及本人要带着哈达奶酒糖块之类礼品求婚,一般要进行数次才能定婚。女方收下订婚礼后,男方还要向女方送三次酒,如女方将这三次酒全部收下喝掉,这件婚事便确定下来。当接近婚期,男方要给女方送一次礼,一般是煮整羊一只,还有酒茶哈达。女方 详情>>

蒙古 婚俗


蒙古族婚俗

基本信息蒙古族结婚流程基本信息蒙古族青年男女结婚,要选择吉日,男方要给女方家送彩礼。彩礼有现金、衣服、布匹、首饰、稻谷等。女方家陪嫁的东西有柜子、被褥、衣服、首饰、电器、自行车、大米、瓜子等。钥匙由女方家送亲人保管,等新娘到了男方家后,由新郎的母亲拿钱来赎钥匙,再交给新娘。结婚前一天,男方要把贴有红纸的猪肉和酒送到女方家,既作为礼物又让女方家用于招待宾客。蒙古族结婚流程结婚这一天,新郎在陪郎的伴随 详情>>

蒙古族 蒙古 古族 婚俗


苗族婚俗

苗族青年男女经过恋爱情投意合后,父母便为他们选择吉日结婚。但结婚前一段时间内,男女双方却不能见面,俗称"婚前不见面",结婚的前一天,男方把结婚用品送到女方家过目。这些迎亲礼中,有一张又大又厚的糯米粑粑,它是用25斤到30斤糯米面做成的,足有簸箕大,表示结婚后新郎新娘团团圆圆,丰衣足食。结婚这天,男女双方都在家里宴请亲朋好友和同村寨的乡亲。新郎由几个伴郎陪同,带着礼物前去娶亲。娶亲者中要有一位经验丰 详情>>

苗族 婚俗


民族婚俗表演

民族婚俗表演——草标密码和揉耳朵示爱(苗族婚俗); 详情>>

民族 婚俗 表演


摩尔人婚俗

简介习俗审美标准简介非洲撒哈拉沙漠西部的毛里塔尼亚,地处阿拉伯世界和西部非洲的接合部,历史悠久,居民分属若干个不同的部族,其风俗习惯既保存了阿拉伯游牧民族的传统,也留下了非洲部族的烙印。毛里塔尼亚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名称,这个名称含有“摩尔人的国家”、“摩尔人的土地”这个意思,因为这个国家的主要民族是摩尔人,约占全国人口的3/5左右。摩尔人是典型的游牧民族,他们主要生活在撤哈拉沙漠较为平坦的空旷地带, 详情>>

摩尔 婚俗


纳西族婚俗

婚俗介绍恋爱方式结婚过程婚俗介绍纳西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禁止同家族的人结亲。男女一般二十岁左右结婚,早婚现象较少。旧时,婚姻讲究门当户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并盛行姑舅表优先婚配习俗。结婚一般要经过订亲、请酒、举办婚礼等程序。订亲,纳西语“日蚌”,意为送酒,男孩长到五六岁,父母便托媒人带一壶酒到适合的女方家为儿子说亲,双方父母同意后,待女孩长到十岁左右便择吉日订婚。之后男方家要向女家行“小酒”、“大 详情>>

纳西族 纳西 西族 婚俗


怒族婚俗

怒族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选择在属龙或属蛇的日子,因为龙和蛇在怒族的观念中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婚礼前几天,全村寨的各家各户都派出得力的男子或女子,到男方家帮助料理理结婚的有关事务。女方家也显得格外奔忙;做嫁衣、买首饰、请陪娘、邀请宾客。结婚当天,新郎邀约两个最好的朋友,背一背柴和一背明子,带着一罐酒和其他礼物,去女方家接新娘。到了女方家,受到热情的接待,女方家以最好的饭菜招待他们。待太阳爬上山冈,阳光洒 详情>>

怒族 婚俗


排瑶婚俗

参见:八排瑶族婚俗 详情>>

排瑶 婚俗


颇族婚俗

简介景颇族婚传统习俗婚俗特点简介景颇山下聚集着一群景颇族男女青年,朦胧的月光中,他们或吹箫或唱歌,情绵意笃。这种热闹场面,当地人叫"串姑娘"(一种求爱方式)。其实,"串姑娘"是景颇族青年一种极好的自由恋爱方式。青年人到了一定年龄,利用假节日,走亲访友,劳动社交场合,都可以沟通心灵,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串姑娘"到一定阶段,男方便请"勒脚"(男方媒人)到女方家提亲,一旦女家同意这门亲事,双方便选定良 详情>>

颇族 婚俗


普米族婚俗

普米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丽江地区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永胜县和宁蒗彝族自治县,"普米"意为白人。在普米族的发展历史中,婚姻形态经历了由母系制到父权制,由群婚到一夫一妻指的发展过程。目前,在普米族的大部分地区已经确立了父权制,婚姻以一夫一妻指为主,实行男婚女嫁。从订婚到结婚,要经过订亲、测算八字、过大礼、迎娶和坐家等过程。依据传统的习惯,普米族的婚礼多选择在冬天农 详情>>

普米族 普米 米族 婚俗


琼山婚俗

琼山婚俗指在南国宝岛的琼山县,自古以来开发较早,且具有代表性,故素称文明之县。人情世故,不嫌繁礼缛节、不惧条规森严、婚俗亦颇具特色。如水缸定亲,盛行哭婚等五花八门的习俗。一、以水缸定亲:二、盛行哭婚习俗:三、沿袭古例拜堂:自由恋爱一、以水缸定亲:古时,琼山婚嫁侧重门当户对,重媒妁之言,重定婚聘金,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这种古风沿袭至今。在羊山地区其婚俗更是别有一番风趣。也许这一带地方遍地是火山玄武岩 详情>>

琼山 婚俗


陕西婚俗

包括见面,看屋,扯衣服,坐喝,择吉,完婚,迎亲,婚仪,入洞房,宴客,耍房,送饭,回门,贺礼。订婚[见面][看屋][扯衣服][坐喝][择吉][完婚][迎亲][婚仪][入洞房][宴客][耍房][送饭][回门][贺礼]订婚请介绍人。求婚之家,欲择某户女子为婚,先请介绍人到家招待一番。说明求婚之意,于是介绍人奔走双方,发挥媒介作用。[见面]经介绍人媒介同意联姻者约定时间两对象在男方或其亲戚家见面,经谈话同 详情>>

陕西 婚俗


水族婚俗

水族实行“同宗不娶”的族外婚。水族多“聚族而居”,汉文化传播输入之后,才出现姓氏,但同一姓氏并不一定是同血缘关系。因此个别地区虽出现同姓通婚现象,但依然恪守“同宗不娶”的原则,即使相距千里之外,相隔数十代之久也依旧不能通婚。违者要受舆论的谴责和习惯法的惩治。历史发展婚姻缔结婚礼过程(择日嫁妆迎亲婚宴回门)招赘习俗历史发展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但在旧中国,也出现一些富裕之家或无子嗣的男子讨小纳妾的现象 详情>>

水族 婚俗


僳僳族婚俗

傈僳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联系感情的方式大多借助于传统的唱歌对调方式。当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一个好嗓子,休想找个好媳妇。"可见,唱歌对调在青年男女婚恋生活中多么重要。青年男女通过劳动生产、逢年过节、参加婚礼、庆贺丰收、社会集会、生意往来以及串姑娘等活动,认识了对方,并产生了爱慕之心,就可以寻找机会与对方对歌。如在小路上相遇,在溜索旁相逢,在四间劳动,在密林中砍柴,都可以背过身子,手扶耳朵,向爱 详情>>

僳僳 僳族 婚俗


唐代婚俗

唐代处于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又属“开放型”社会,其开放特点不仅表现在政治制度、民族政策、外交关系等方面,而且反映在民间礼俗和婚姻制度上。当时,女性地位较高,贞节观念淡漠,使唐人婚姻呈现出历史上少有的开放特点。唐代婚姻的开放风气,首先表现在青年男女择偶相对自由和对美满婚姻的大胆追求上。《唐律·户婚》规定:子女未征得家长同意,已经建立了婚姻关系的,法律予以认可,只有未成年而不从尊长者算违律。这条规定, 详情>>

唐代 婚俗


新疆婚俗

新疆维吾尔族婚俗简介婚姻习俗结婚过程(提亲订亲接亲)新疆维吾尔族婚俗简介维吾尔族实行一夫一妻制,在青年男女成亲之前,都要经过提亲和订亲仪式,反映了维吾尔族对婚姻的慎重。小伙子看上了谁家的姑娘,或是男方家长准备物色一位姑娘为儿媳,事先都要履行“提亲”的手续。男方向女方家提亲之前,要经过一番调查,女方家姑娘的年龄、家庭情况、长相、人品等情况都要进行了解,认为合适时,才会提亲。也有男女青年早已热恋,双方 详情>>

新疆 婚俗


新密溱洧婚俗

新密溱洧婚俗,是指河南省新密市洧水流域婚俗习惯,溱洧婚俗非常复杂,不说结婚之前的定亲,光说迎娶新娘的结婚典礼就有28道程序。简介结婚典礼有28道程序传说其他信息简介溱(zhēn)水:古水名,即今天新郑市的黄水河,它发源于河南省新密市,与洧水汇流后注入贾鲁河。洧(wěi)水,古水名,即今双洎(jì)河,是中国最古老的河流之一。源出今河南省登封阳城山,东南流至新郑与溱水合,至西华县入颍水。溱水洧水流域 详情>>

新密 溱洧 婚俗


瑶族婚俗

瑶族的婚礼仪式向来古老、神秘,不但有着很多的传奇色彩,也有着很深的民族文化底蕴。由于地处中越边境的丛林地带,受外来文化的冲击极小,还保留着自己传统、原生态的民族文化。其中,瑶族的传统婚礼便是一个独特的景象。婚俗简介深夜接进门遵守老规矩清早送新娘圈围亲家新郎“逃婚”合婚拜堂送彩礼婚俗简介收割完田里的稻谷,就进入腊月间了。这段时间对居住在大山深处的瑶族同胞来说,是收获一年劳动成果的金秋季节,也是瑶族姑 详情>>

瑶族 婚俗


彝族婚俗

男女青年相识和相恋后,双方都情投意合,称心如意,男方父母就请结摩选取一吉日,并征得女方父母同意后,就为他们举行婚礼。婚礼举行前几天,姑娘要减饭减水,临出嫁前更是不准吃喝。这种"新娘子饿食饿水"的习俗主要来自彝族"虎妻"的传说,同时也为了避免在迎娶的路上解大小便-彝族认为那样是不吉利的。民俗传统规矩抢婚背篓好柴送女家花腰带送情郎美丽的传说民俗传统举行婚礼这天,男方家喜气洋洋,亲朋满座。院子中间用树枝 详情>>

彝族 婚俗


元朝婚俗

简介传承与发展(蒙古族婚俗汉族婚俗特殊婚俗各民族婚俗的互相影响)史籍记载(《元史》)简介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多民族大一统王朝,境内各民族互相融合,互相影响,元朝的婚俗也呈现出多样性,既有本民族特点又有其他民族的影子。元朝的婚姻礼制是在至元八年(1271)基本上确定下来的。这年二月,忽必烈颁布的圣旨条画中有一款:“诸色人同类自相婚姻者,各从本俗法;递相婚姻者以男为主,蒙古人不在此限 详情>>

元朝 婚俗


镇安婚俗

镇安婚俗是指中国镇安山区当地的婚嫁习俗,分定情、熬婚、提亲、报日、结婚五个阶段内容,每个阶段都富有浓郁的当地特色,充分表现了山区人民纯朴、豪放的个性。镇安系“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劳动艰辛,加之交通不便,文化教育落后,人们在深山里生产、生活,很自然地把婚嫁这一人生喜事,作为文化活动的内容,赋予了诙谐、风趣的内涵,表现了山区人民纯朴、豪放的个性。定情:镇安的姑娘在选择配偶方面,比其他地方的姑娘有更 详情>>

镇安 婚俗


中国古代婚俗

古时候,“婚姻”二字写作“昏因”。男子在黄昏时迎接新娘,而女子因男子而来,所以叫做“昏因”。婚姻两字,古代写作“昏因”,“婚姻之道,谓嫁娶之礼”,“男以昏时迎女,女因男而来。嫁,谓女适夫家;娶谓男往娶女。论其男女之身谓之嫁娶,指其合好之际,谓之婚姻”,这些都是古人对婚姻的解注。从古至今婚姻的习俗(成婚的年龄成婚的时间新妇的姿态青庐中成婚贺婚与听房妇女改嫁)中国古代婚俗集锦(1.三书六礼4.过大礼5 详情>>

中国 古代 婚俗


中国少数民族婚俗(英文版)

基本信息内容提要目录基本信息作者:贾仲益ISBN:10位[7508510038]13位[9787508510033]出版社:五洲传播出版社出版日期:1899-12定价:¥68.00元内容提要Foranysocialorethnicgroup,ritesandmarriagecustomsareinvariablyallessentialexpressionoftheiruniquecharacte 详情>>

中国 少数民族 少数 数民 民族 婚俗 英文版 英文 文版


珠海婚俗

花车迎亲敬茶巡游出门与入门心抱茶结婚利是大妗姐如今珠海人的婚俗有了很大的改变,青年人都是自由择偶,婚礼仪式也从繁就简。需然从繁就简,但也是一个超难度的集体活动.花车花车起源于花轿花轿,也叫喜轿。是传统中式婚礼上使用的特殊轿子。一般装饰华丽,以红色来显示喜庆吉利,因此俗称大红花轿。轿子原名“舆”,最早记载见司马迁的《史记》,说明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轿子了。晋六朝盛行肩舆,即用人抬的轿子。到后唐五代, 详情>>

珠海 婚俗


壮族婚俗

云南壮族的婚礼四部曲是接亲、送亲、成亲和回门。他们的婚礼也像他们招待宾客的糖茶一样,甜津津而耐人寻味。主要分为:接亲、送亲、成亲、回门四个习俗。简介婚姻形式(父母包办自由恋爱)恋爱方式(对歌抛绣球打木槽)特别方式(隔街相望碰鸡蛋)不落夫家夜婚背新娘习俗云南壮族婚俗(送亲成亲回门)简介壮族的村寨一般由若干姓氏成员所组成,没有氏族组织,具有明显的村社特征。壮族婚姻的基本形态是一夫一妻制。各支系都普遍实 详情>>

壮族 婚俗


柞水婚俗

柞水系“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由于当地人员民族结构复杂,导致少数民族人民和汉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和睦相处,互相扶助,互通婚姻。在风俗上互取所长,互有融合,至清代末期达到了大同小异。由于山大林密,劳动艰辛,文化生活贫泛,各民族很自然地把婚嫁这一人生喜事,视作开展文化活动的大好机会,逐步形成了诙谐、风趣的风格。这一习俗在长期的融会贯通中,不论在汉族或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完全通行化一。婚俗简介定 详情>>

柞水 婚俗


仡佬族婚俗

仡佬族的婚俗至今保留着许多原始的古俗,是研究人类古老婚姻史的活材料。比如,订婚时,要吃“鸡卦酒”,这是杀鸡后用鸡股骨占卜求吉利。“鸡卦”谐音“吉利的卦”,目前已不再按原始的“神判”那种形式去细细讲究鸡股骨上的纹样是吉是凶,而是把吃订婚酒统统称吃“鸡(吉)卦酒”。仡佬族(人口语言饮食服饰)古老的婚俗仡佬族仡佬族是贵州最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木地人”即土著居民。古代为白越的“俚”、“蜒”部落中的一 详情>>

仡佬族 仡佬 佬族 婚俗


佤族婚俗

佤族家庭属下父系制,女子一般从夫居。佤族青年男女结婚前,男子要为女方家干一段时间的活,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两年,以作为对娶走女方姑娘的补偿。这种形式带有从妻居到从夫居过渡的痕迹。佤族婚俗(佤族婚俗介绍1佤族婚俗介绍2)云南佤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重要节日佤族婚俗佤族婚俗介绍1青年男女结婚一般都选择在农闲季节:一是在农历四月,即佤族举行砍牛尾巴祭祀活动到盖木鼓房前这个月内;二是九月至十二月之间,从修 详情>>

佤族 婚俗


畲族婚俗

畲族婚俗——考厨师和调新郎畲族在送彩礼时,有一个仪式叫“考赤郎”。赤郎就是指送彩礼这天男家带去女方做菜的厨师。简介结婚婚俗迎亲嫁妆谜语对歌祭祀回门形式(盘歌定亲刁难“亲家伯”新郎唱席)简介送彩礼这天,新郎的叔伯带着歌手、厨师来到女方家中,奉上彩礼之后,带来的厨师要到女方家中厨房去做菜,“考赤郎”便开始了。女方将厨房用具全部收掉,厨师在厨房中先唱,唱一样东西女方给一样东西,厨师要唱40多句才能将所有 详情>>

畲族 婚俗